新浪財經訊 4月29日消息,中國經濟正進行根本上的結構性調整,清華大學(微博)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微博)說,“但學界研究不夠,過于依賴統計局的數字,不能簡單地拿統計局的數字來用,那個不靠譜。”
在“經濟轉型與技術創新”高端對話上,李稻葵發表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現狀是“家庭消費占GDP比重在上升,而勞動收入占GDP比重在下降,所以,出口增長速度落后進口,中國的外貿順差會下降。”
同時,他分別總結了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世界經濟來看,金融危機正在改變世界經濟格局,使其更加多元化,李稻葵說,“德國是歐債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和贏家,德國是歐洲的老大,正在經歷和平崛起和復興。”
中國經濟則面臨著各種矛盾的上升,“比起我讀書時候的80年代,現在中國的思想、利益、階層都更多元化,當然,矛盾也在復雜化,”李稻葵說。
但他指出,中國處于中等財產階層的人數比例一直在擴大,“社會主流是想往穩定的,中國今天的制度變遷與英國的改良變遷本質是一樣的,大多數人都是希望穩定而漸進的改良,而不是激進的方式。”
李稻葵還認為,雖然各種指標顯示中國經濟企穩,但政策制定者必須要做多重準備和調整,其中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國土建設,因為難以指望房地產;二是保障性住房,以彌補房地產調整帶來的投資下降;三是房地產調控本身,核心是提高剛性需求,和投資需求分開;四是稅收政策,比如在上海試點,將營業稅改成增值稅;五是物價,今年是食品物價的“小年”,也是資源性改革的機遇年。
“中國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因為與前蘇聯、日本完全不同,我們確實是制度的進步,”李稻葵說,“老百姓常有對制度的不滿足,正因為促使制度變遷的這種原始動力一直存在,所以我們的制度肯定會進步。”
至于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是不是難有美國式的創新,李稻葵說,“中國也許永遠出不了喬布斯,但是不阻礙中國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世界將多極化,中國也將有自己的感召力。”(田嘉 發自北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