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與金磚 有緣來相會
中國駐南非前大使 劉貴今
去年5月12日,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撰文,紀念他十年前首次提出“金磚國家”概念。作者不無感慨地說,當時雖然他看到了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國四大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勢頭和潛力,做出的最樂觀估計是,如果這些國家能保持當時的發展速度,那么他們在世界經濟中的比例,將可能在10年內從8%增加到14%。但這明顯地被低估:現在看來,到今年年底,金磚國家的GDP總量將從那時的3萬億美元增長到13萬多億美元,占全球GDP的份額將接近20%。但奧尼爾感到欣慰的是,這個出自他筆下的稱謂縮寫,“如今已成為商務、文化甚至政治上家喻戶曉的響亮名字”。
“BRICs”作為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國英語各稱第一個字母的縮略語,同英文“bricks”(磚塊)拼寫和發音近似,也是奧尼爾2011年文章《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的本意所在。它在中國被翻譯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后又改譯為“金磚國家”,不失傳神之筆,同時也寄托了國人的祝福和厚望,很合乎我們的東方文化思維。但前幾年也出過個笑話,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有隨行中國翻譯把它直譯成“Golden Bricks”,令與會老外一時不知其所云。不過,這點“誤解”也無傷大雅。因為,在短短十年來的時間里,Brics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金磚”(golden bricks),已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穩定性,吸引力和機制原素。金磚國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都在大幅提升。許多主要新興經濟體國家競相表示希望加入這一行列。
2010年12月,當楊潔篪外長打電話給南非對外關系合作部長馬莎巴內,告訴對方經商巴、印、俄一致同意,正式接納南非加入金磚國家時,這位女部長難掩喜悅之情,連聲道謝,并稱這是她圣誕節前所能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在國際上引起一些爭議。批評者認為它的經濟體量過小,甚至不到金磚國家中GDP最小的俄羅斯的三分之一。但更多的人認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和良好的基礎設施,同非洲特別是南部非洲各國有著廣泛的經濟聯系,發展前景樂觀。南非還是“G8+5”對話和“G20”中唯一的非洲國家。對中國來講,意義更為重大。中國是南非和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非洲和南非都是中國的主要投資目的地,非洲是中國的第二大勞務承包市場。南非的加入,使金磚國家囊括了亞、非、拉、歐四大洲的主要發展中經濟體,占了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和將近一半的人口,其代表性和包容性大為提升。南非的媒體把“Brics”巧妙的改寫成“BRICSA”,SA是南非的縮寫,而“A”正代表了非洲(Africa)。
當然,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金磚五國國情不同,稟賦各異,意識形態有別,文化背景不一。但它們都處于相同的發展階段,面臨著經濟轉型、環保壓力、社會變革、平衡發展等相似的困難,在國際重大問題和維護、提升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及話語等方面,有許多共同的利益和訴求。這些國家走到一起,并相繼建立不同層次的會晤、對話及合作機制,絕非偶然,而是經濟全球化和增長多元化的必然結果,也是世界大國力量消長變化中順理成章之事。
在歐洲深陷債務危機,美國經濟仍處低迷,金磚國家似呈“一枝獨秀”之勢,招致有人以復雜的心態表達不安和疑慮,我們對此實不必過于在意。去年四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三亞會議上所發出的信息清楚地表明,金磚國家不是類似發達國家間已有的各類地緣政治、經濟和軍事集團,它僅僅是發展中大國間互利共贏的平臺和加強合作的紐帶,是個以經貿為主的對話和協調機制。它是開放的,不排他的和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的。而且它一直大力倡導南北對話與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這個世界的相互依賴性日益增加。金磚國家的成功將有助于拉動歐美經濟盡早擺脫危機,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合作、發展和繁榮。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推出大型系列紀錄片《金磚國家》,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時間內籌劃、拍攝和制作完畢,趕在今年3月新德里第四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前上映,并在此基礎上圖文并茂成書,做了一件很有意義、值得稱道的好事。
我從數月前應邀對《金磚國家》南非部分提供咨詢起時,即同創作團隊多有接觸,對其專業精神和辛苦付出印象深刻。相信這部凝聚了許多人心血和汗水的大片和佳作,并非急就的應景之物,它在配合國家外交、普及國際知識的同時,將向公眾展現更多歷史的厚重和現實的鮮活,帶人領略異國的別樣風情和藝術的享受,令人更深地感晤我們這個多彩的世界和憧憬美好的未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