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 > 正文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曹華)今天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學術峰會在北京舉行。在第一單元以“中國與世界經濟應對長期衰退風險”為主題的討論中,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是推動中國經濟較快發展基本因素,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仍然有較大空間。
以下為其發言全文:
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基本因素是什么?我的認識是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先看看中國的城市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保持了一個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大概每年提高0.83個百分點,盡管這樣,中國的城市化率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為了便于比較,我選取了2010年主要國家城市化率的數據,2010年我們國家還不到50%,但是發達國家都在66%以上,所以中國的城鎮化仍然有很大空間。[09:33]
[馬建堂]:城鎮化是什么,將極大改變中國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先從消費方式上看,在農村的居民如果轉移到縣城,如果再轉移到縣級市,如果再轉移到地級以上的城市,人均消費型支出增長很快,換句話來講,城鎮化率將包含著提供著強大的需求力量。經濟體如果有強大的需求拉動,這個經濟能不增長嗎?城鎮化率伴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基礎設施的投資也一定會較快增長。這是最近幾年中國城市化率和它相對應歷年基礎設施投入的增長率。[09:35]
[馬建堂]: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從空間上講就是城鎮化,從行業上講,它就是工業化,非農產業化。中國這個過程結束了嗎?沒有結束,國家統計局和人民大學一些專家對中國工業化進程進行了研究,這個研究也還是一個初步的東西,所以我不是在這里正式發布數據,所以也不要說我這個數準還是不準,這是內部的研究報告,不是法定的數據。內部的研究報告講2010年中國工業化進程指數60%還不到,中國的信息工業化進程指數35%,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還沒有結束?為什么近二十年,近十年,中國的工業增長速度很快,致使中國二三產業比例沒有想像三產比例那樣高?我認為中國仍然處于工業化進程當中,工業仍然發展很快,同時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相當大的比重是為世界市場服務的,所以不能簡單的把中國工業結構三產結構的比例套用國際上的水平。[10:00]
[馬建堂]:這個圖是東中西制造業占的比重,最上面是西部地區,在制造業投資中占的比重是不斷增加,從06年以來。中間是中部地區,它在中國的制造業投資中占的比重也是不斷增長,東部地區制造業投資比重是不斷下來的。為什么?因為中部西部工業化進程相對東部來講階段更低,它的工業化需求更加強烈,所以它就孕育著比較強的投資需求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需求。市場化中國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中國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方方面面的改革。中國的改革一定會更加激發活力,一定會更加提高中國資源配置的效率。[10:00]
[馬建堂]:這是加拿大的一個研究所關于中國經濟自由度的變化,1980年以來,中國經濟的自由度是在逐步提高的,所以改革就一定能夠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體制完善的活力。[10:00]
[馬建堂]:國際化,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一體化進程,利用兩種資源也一定為中國發展提供助力,當然我們不能一方面享受國際化好處,不去分享國際化經濟波動帶來的難處,它也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短期波動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