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學者)
成品油市場化定價機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現行機制中明顯的不合理之處,應及時調整,而不能期待未來一攬子解決。
國家發改委決定自10月9日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小調300元。這是自今年8月國際油價暴跌以來,國內首次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下調。
在決定下調油價的同時,發改委還回應了外界對定價機制改革的關切,指出在不斷推進定價改革市場化的前提下,將在現行框架內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操作方式,以及調整靠掛油種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定價機制,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論證中,待各方意見基本達成共識后,再擇機推出。
現行定價機制是2008年底推出的,并在2009年5月出臺了更為明細的《成品油價格管理辦法》。從目前運行的情況看,現行體制的最大弊端有三個:
一是缺乏透明度,目前成品油的定價原則是以國際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確定,但具體和哪個國際油價接軌,權重如何,國內平均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又是什么樣的大概數字,都從未公開。
二是每次調價并未完全按照市場化的方向,與國際市場接軌,現行的22個工作日和4%的波動幅度并不是唯一的參考依據。每次油價上調,總強調考慮通脹及歷史原因而沒有上調到位,每次油價下調,總強調煉油虧損,因而使得每次調價都難獲得民意支持。這說明,考慮的因素太多,成品油定價的市場化和與國際接軌的大方向并沒有堅持。
三是22個工作日的調整周期過長,其實為國內的石油巨頭提供了囤油或左右價格的空間。
以本次調價為例,發改委強調油價下調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綜合考慮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求狀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降低成品油價格!边@并沒有完全按照現有成品油價格機制進行調整,使得本就不透明的定價機制更加不確定。
多年的努力說明,成品油定價的市場化選擇是對的,是不可逆轉的,在現有定價機制存在嚴重殘缺的情況下,應在市場化的前提下,對不符合市場化和透明原則的機制進行調整。
也應看到,在國內成品油生產壟斷的情況下,市場化定價機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于現行運行機制中明顯的不合理之處,必須根據國內的情況不斷地調整,而不能期待未來一攬子解決。即使未來新定價機制推出后,調價周期縮短,頻率加快,也不能說就確保機制運行完善。
中國成品油博弈的復雜環境,決定了更好的選擇就是不斷地對現有機制進行完善,最終形成一個各方認可、照顧各方利益的相對完善的機制。唯如此,方能理直氣壯地回應外界“漲快跌慢”的質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