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中美之間人民幣匯率硝煙再起。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以及參議員舒默又在敦促人民幣升值。筆者認為,此時此刻,出現敦促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呼聲,根本意圖有別以往,或是想遏制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勢頭。
近些年來,美國的經濟戰略有了所謂激進性調整:首先,重建美國新型制造業,發揮美國科技優勢,特別是充分發揮美國已經形成的環保技術和信息技術優勢;其次;積極推動技術和資本移民的人口政策,將高端人才和無償資本引入美國,保持并強化國際競爭優勢。再次,通過設立“出口促進內閣”,從加強貿易拓展、方便貿易融資以及強化貿易規則“三管齊下”扶持美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積極推動實施“全國主動出口”貿易新戰略;最后,實現石油美元向碳美元的轉變,重新確立美元的強勢地位。
美國政府對貨幣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因此,確保美元超級國際貨幣地位,并借助美元的貨幣霸權來攫取國際鑄幣稅,便是美國經濟戰略的制高點。而中國的經濟戰略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的戰略優勢是比較優勢、大國綜合優勢、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優勢以及后發優勢等。而中國的戰略劣勢也是很明顯的。長期以來,中國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依賴給西方發達國家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來發展經濟,從而成為“世界工廠”,其代價是資源緊張和環境退化。由于勞動力收入低,人們無法拿出更多資金提高自身素質和生活品質。所以中國社會人口的大部分只能從事技術含量低的工作。那么,中國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根據自身的優劣勢,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而人民幣國際化,正是助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
而在美國看來,人民幣國際化卻正在對美國經濟戰略的實施形成障礙。所以,美國一次又一次施壓人民幣升值,主要是想為美國經濟戰略得以順利實施開路。換言之,在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中,全球流動性過剩轉化為龐大的美元儲備,成為美國攫取國際鑄幣稅的物質基礎。然而,就在這當口,人民幣卻在不斷加速國際化進程。要知道,如今的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大國,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絕不允許中國一步步發展成為他的強勁對手,更不能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國際貨幣“霸主”地位構成威脅。所以,在美國人眼里,中國人民幣的成長和運行,必須納入美元本位體制,受美國掌控。為實施這樣的戰略,美國必須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以人民幣匯率低估為借口,為其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提供依據,作為中美經濟協調與談判的重要籌碼,以便向中國要價來獲得更大的收益。更進一步講,通過讓人民幣一次或大幅升值形成“超調”效應,一旦有朝一日人民幣升值泡沫破滅,或出現人民幣匯率連續暴跌,就可以打亂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步驟,減緩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鑒于中美經濟戰略的差異,在中美經濟戰略博弈中,中國的策略應當是堅定不移促使人民幣國際化。
這需要中美建立戰略互信機制。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要進一步強調,中美經濟互補性強,互相兼容互相依賴顯得更加重要。中國需要美國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美國也需要中國的資金、市場和穩定的貨幣政策。如果中美在經濟互信中相互謙讓相互包容,經濟關系就會走向更加密切。同樣,人民幣的國際化雖益于中國,但也會幫助美元更好地發揮國際貨幣的作用而不會排擠甚至取代美元的作用。希望美國能著眼大局,認清形勢,雙方應共同采取前瞻性的貨幣政策,并積極關注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貨幣體系氛圍。
我們應密切關注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尤其是維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同時,應以市場化手段為主,力爭使人民幣匯率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形成由市場供求決定的管理浮動匯率制。
為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十二五”時期,應扎扎實實走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每一步。其中包括擴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區間,盡快將跨境貿易和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到全國,努力創造條件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兌換進程以及在目前已與11個國家及地區分別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國家或地區,促進人民幣在全球更多的國家或地區使用,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 (作者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