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巴西著名經濟學家塔瓦雷斯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趙恒志):中國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837億美元,同比增長36.2%,11月份中國實現貿易順差近229億美元。這一順差額雖比10月份減少了42億美元,但并未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本臺記者近日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專訪了巴西著名經濟學家,《環球》報專欄作家卡洛斯·塔瓦雷斯。塔瓦雷斯表示,中國采取的匯率政策對維持自身經濟平衡和世界經濟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政府對于人民幣升值施壓則完全出于政治目的。
塔瓦雷斯認為,中美兩國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美國通貨膨脹的壓力。他說:“中國向美國主要出口電子產品、紡織品、成衣和玩具,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低價的中國商品對于美國控制國內通貨膨脹無疑是起作用的。”
塔瓦雷斯分析說,幾乎百分之五十的中美貿易都是由美國在華企業完成的,因此美國商界對于人民幣大幅升值并不贊成。美國政府習慣于將同中國巨大的貿易逆差歸結于人民幣匯率問題,認為人民幣被人為低估,對人民幣升值施壓完全出于政治目的。他說:“鑒于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幣匯率問題實際上已變成了一種政治工具。美國政府的抱怨意在降低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但中國政府有其自己的政策。這些政策是正確的,所以中國政府應該堅持。”
塔瓦雷斯說,中國政府為保持其貿易平衡,降低巨額貿易順差,已采取了包括削減出口退稅在內的多項措施。而這些“技術范疇的問題”并不為廣大美國民眾所熟知。
塔瓦雷斯認為,貿易順差或逆差的產生與匯率確實相關,但并非唯一決定性因素。他以巴西為例說明了這一觀點。他說:“巴西的出口在上個月增長了30%,是全球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但巴西貨幣雷阿爾也在經歷大幅升值,表明貿易順差或逆差并非由匯率高或低單個因素決定的,而是與各國的實際情況息息相關。”
塔瓦雷斯指出,世界經濟正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恢復階段,中國經濟的穩定對于世界經濟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政府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是目前確保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