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2010年11月經濟數據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12月11日上午消息,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1 %。對此,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量化緊縮的手段對于控制國內的流動性和通貨膨脹,僅有著短期和間接的效果,要管理目前的經濟形勢,中國央行仍應該認真考慮加息以及提高人民幣匯率的政策可能。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1 %,環比上漲1.1%。1-11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2%,比1-10擴大0.2個百分點。
劉利剛表示,頻繁的量化緊縮對控制通脹和管理通脹預期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由于各地蔬菜和肉蛋價格上漲迅速,社會居民的通脹預期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連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盡管對控制流動性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動作過于頻繁,居民反而可能產生逆向的感覺,即感覺貨幣當局無法控制目前的價格上漲速度,因此通過非常規手段來控制價格上漲,這反而會造成通脹預期的上升,并最終導致通脹的產生。
劉利剛認為,從控制通脹的角度來說,加息仍然是最為有效的政策手段,這是因為利率的上調會影響居民未來的現金流,特別是控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并限制資產泡沫的形成。光靠量化緊縮的手段,只能對短期流動性產生影響,但由于市場流動性過剩,卻無法影響市場長期利率,從很大程度上來講,央行遲遲不愿意加息,也將鼓勵投機資本利用長期利率較低的空間,來對房地產市場等長期投資市場進行投機,反而增加房地產泡沫和通貨膨脹的風險。
劉利剛分析,在中國央行突然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歐美市場股市反而出現了一波明顯的上揚走勢,這是因為市場預期中國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因此反而為市場帶來了正面效應。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央行更需要打破市場懷疑其加息勇氣不足的預期,這樣一個預期的存在,將使中國央行未來的信譽和貨幣政策的實施舉步維艱。
“在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之前,監管部門也已經出臺多項措施,以控制熱錢的流入,對于中國央行來說,這些措施的嚴格有效實施,也為加息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時間條件。由于年底將至,投資機構往往需要將資本匯回本土,這也客觀上降低了熱錢流入中國的可能,嚴格的監管措施的實施,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境內的熱錢流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控制熱錢大規模流入的前提下,加息不僅可以控制國內通脹,減少資產泡沫的形成,也可以阻斷熱錢直接套利的可能,”
劉利剛稱,在加息之外,中國央行手中還有另外一個價格工具,這就是匯率,從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來看,中國央行似乎減緩了人民幣的升值步伐。從昨天公布的貿易數據來看,中國的貿易已經回升到較為危機前的水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民幣的升值空間也再度被打開。人民幣升值可以抑制輸入型通脹,減緩國內經濟面臨的壓力,并在較長時間內有利于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和調整。
“量化緊縮的手段對于控制國內的流動性和通貨膨脹,僅有著短期和間接的效果,要管理目前的經濟形勢,中國央行仍應該認真考慮加息以及提高人民幣匯率的政策可能。 ”劉利剛說。(雪婷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