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2009年的最后10天,高速鐵路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12月31日,中國鐵道部宣布福州至廈門高鐵開通;26日,世界最快的長距離高速鐵路武廣高鐵開通;22日,合肥至福州、杭州至長沙鐵路客運專線同時開工。
大家在感嘆“中國速度”的同時,也有人爭論并懷疑:數千億元的投資值得嗎?
這種爭論甚至吸引海外知名媒體“摻和”。美國彭博新聞社22日報道稱,中國2萬億的高鐵投資很可能對長期經濟增長造成拖累。英國《金融時報》27日報道說,武廣高鐵讓中國超越西方和亞洲國家,巨額基建投資讓中國急劇“縮小”,但這條高鐵的經濟性有待證明。
不過中國官員、投資者和相關專家卻不以為然,他們認定發展高速鐵路能有效幫助人口世界第一的中國突破運輸瓶頸,帶動經濟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高速鐵路作為一種環保的大眾交通工具,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潮流。
武漢鐵路局黨委書記張友松說,全長1069公里的武廣高鐵每公里造價超過1億元人民幣,但從多個方面衡量,這樣大規模的投資值得。
張友松認為,就鐵路運輸而言,武廣高鐵將極大地釋放既有武廣鐵路的運輸能力,解決京廣鐵路運輸瓶頸,在客運上有效緩解春運“一票難求”的局面;在貨運上有效緩解對煤炭、石油等重點物資運輸的制約,推動沿線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
從經濟效應上看,武廣高鐵把武漢到廣州之間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10小時縮短至3小時,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等多個經濟帶形成“3小時經濟圈”,經濟、社會等聯系交流日益緊密,“高鐵效應”將逐步顯現。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武廣高鐵將為沿線三省帶來巨大商機,5年后GDP有望因此提升3%至5%。他說,借助武廣高鐵,珠三角的經濟腹地將進一步擴大,珠三角、長株潭、武漢城市圈等有望形成新的“武廣經濟帶”。
在高鐵投資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浙江鐵路投資集團董事長余健爾說,從2009年起3年內,浙江將投入1800億用于鐵路項目建設,總投資占全國近十分之一,“建設規模史無前例”。
據介紹,這些投資主要建設滬杭高鐵(上海至杭州)、寧杭高鐵(南京至杭州)和杭甬高鐵(杭州至寧波)等項目。
余健爾表示,大規模興建高鐵看重的就是高鐵在運輸高效率、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功效。他說,這些鐵路項目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變浙江鐵路運輸的格局,促進杭州、寧波、溫州等區域城市的進一步繁榮發展。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不管是高速鐵路還是高速公路,不管是在欠發達的西部還是在發達的東部,政府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必須把握適當超前的原則。他說,中國經濟成長的爆發力很強,其他國家的“適當超前”到中國來可能還不夠。
賈康表示,過去的實踐表明,自2009年年初以來推動的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在今后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帶動并支撐中國經濟發展。
林江還表示,日本新干線的成功為中國高鐵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投入運營后,把京濱、中京、阪神城市群納入“4小時經濟圈”,極大地促進了沿線的產業形成。
此外,專家還認為,高鐵是大眾化的交通工具,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運輸方式,占用土地少,運輸效率明顯高出公路和航空,符合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選擇。
武廣高鐵總工程師許方亮說,中國鐵路運輸總量占全國內陸貨運總量的比重只有15%。“作為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與振興的新引擎,主要以電為動力的高速鐵路,是一種十分環保的交通運輸工具,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潮流,中國未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發展速度,將再次得到鐵路的見證。”
鐵道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鐵路計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000億元,2010-2012年之間預計完成投資超過2.1萬億元。到2012年,以“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為骨架的高鐵里程將達到1.3萬公里。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說,到2012年,中國將形成以北京為中心,到全國絕大部分省會城市的1小時至8小時交通圈,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屆時,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基本形成,連接所有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參與采寫記者:林建楊 章苒 劉寶森 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