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困難,可以通過政策、財稅、信貸等一攬子宏調計劃去解決,譬如將海量的投資和信貸規模從房市和股市上拉出一部分給予中小企業,這才是幫助企業最有效的手段。通過降薪緩解企業困難,不僅無法從根本上疏解企業之困,還會造成民生不安。
8月4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廣東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警戒線)為12%,下線為零或負增長。7%的基準線相比2008年的10%,下降了3個百分點,而下線為零或負增長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
據悉,除了廣東,山西、青海、云南、湖南、上海、天津等省市也都相繼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而在已經發布的這幾個省市中,跟往年相比,大多相應“下調”了工資增長基準線,其中青海、云南的基準線相比2008年“下調”了4個百分點。只有天津市的工資增長基準線與往年持平。
雖然有些地方強調工資指導線下調不等于降工資,但這一下調具有明顯的市場導向作用,給予各地企業實際降薪的口實。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各地調低工資指導線的理由就是經濟危機和企業經營困難,明顯帶有為企業紓困的意味。這就往往帶來難以收拾的市場悖論,即在工資指導線處于高位時,作為個體的企業不會去理會“指導線”,主動給職工加薪。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指導線”是沒有約束力的,各企業都抱著對己“免疫”的心態漠然置之。而一旦政府調低這條線,各企業卻會表現出條件反射式的降薪沖動。企業對這條指導線的麻木或敏感,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評判標準。
尤其是一些地方將下線調整為零或負增長,這是明顯告訴企業可以大幅降薪,同時讓職工失去了增加收入的憧憬。作為國家對工資分配的一種宏調制度,工資指導線的設定要綜合考慮本地區當年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及勞動力市場狀況等因素,兼顧企業和職工利益的均衡。
更重要的是,當前宏觀形勢是股市、房市兩市走高看好;鋼材、水泥以及大宗的原材料產品齊聲上漲;中國車市成為全球第一;就業形勢也趨于好轉。這樣的市場走勢,對應的應該是職工工資的上調,此時工資逆勢下降,讓公眾一頭霧水更難抑心中隱隱而升的怨氣。還有就是,水、電、油、氣以及菜籃子、米袋子、煙、酒等紛紛漲價,通脹壓力似有卷土重來之勢。按照經濟學常識,此時應該通過免稅和加薪緩解通脹壓力,安慰民生,刺激消費,扶正市場。職工工資不升反降,而且是官方指導下的制度設定,恐怕對市場、民生會造成雙重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之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職工收入增長率受到民眾普遍的質疑,認為那是數字化的“被增長”。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工資指導線高位上揚的時候,普通民眾也難以盡享高收入的幸福生活,被增長的平均收入和民生是脫節的、虛擬的。就此而言,金融危機是平抑財富兩極分化的契機,而非拉大收入差距的關口。企業困難,可以通過政策、財稅、信貸等一攬子宏調計劃去解決,譬如將海量的投資和信貸規模從房市和股市上拉出一部分給予中小企業,這才是幫助企業最有效的手段。通過降薪緩解企業困難,不僅無法從根本上疏解企業之困,還會造成民生不安。
因此,工資指導線下調,似乎開錯了宏調市場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