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2009: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10:37  北京商報
2009: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2009,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商報記者 黃競儀/文 王曉瑩/漫畫 焦劍/制表

  昨日,我國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在中國銀行順利完成。這標志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已經從計價貨幣提升至結算貨幣,標志著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務自去年12月由國務院正式提出以來,歷時半年的討論研究,最終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2009年,是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后的第一年,這一年,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撲朔迷離,整個世界都期望著中國的聲音。這一年,人民幣也開始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了“國際化”的漫漫征程……

  “促貿易” 加速推進人民幣結算試點

  危機開啟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昨日,上海絲綢集團股份公司啟動首筆人民幣跨境貿易計價與結算業務,買方為中業貿易(香港)有限公司,受上海絲綢集團股份公司委托,交通銀行為其提供了首單人民幣跨境匯款結算服務。 

  同日,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順利收到中銀香港匯來的我國首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款項。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元在外匯市場上出現強烈震蕩,導致我國諸多出口企業在承受外貿需求訂單下滑壓力的同時,還不得不應對日趨嚴峻的匯兌風險。國家從促進貿易增長的角度出發,加快研究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實踐操作。

  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2009年4月8日,國務院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7月2日、3日,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公布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

  僅在3日以后,兩家試點行的首單業務紛紛落地,人民幣完成了其歷史上的首次結算功能。

  專家認為,一種貨幣的國際化進程一般將經歷計價貨幣、結算貨幣、外匯交易貨幣、各國儲備貨幣等階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推出,作為一種靈活便捷方式,對于扭轉中國進出口雙雙下降的頹勢更有直接幫助,同時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大大加速。

  危機開啟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2009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和人民幣匯率持續穩定,人民幣在我國與毗鄰國家經濟交往中作為支付貨幣的使用范圍和規模不斷增加,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民幣區域化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多更加積極主動的嘗試。

  然而,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金融危機開啟了人民幣國際化“元年”。

  去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破產為標志,次貸危機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遭受到美元貶值和外需走軟的折磨,巨額的外匯儲備和高度外部依賴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逼迫我國必須嘗試擺脫對美元的慣性依賴。

  自去年11月以來,馬來西亞等各國為緩解國內出現的流動性緊張局面,相繼與中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截至目前,國家數目已達6個,金額規模總計達6500億元人民幣,涉及地區也由《邁清協議》下傳統的東南亞和周邊鄰國擴展到東歐和拉丁美洲。

  很多學者進而呼吁,未來可以將官方層面頻繁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深化到兩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層面,通過兩國貨幣當局的雙邊貨幣互換,促進人民幣在私人部門的使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眾敏建議,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應從緊急時期的救援模式轉化為平時的支援模式,讓企業可以從本國金融機構借到人民幣,用于購買中國產品或到中國進行投資,進一步擴展人民幣的使用渠道。

  事實上,許多國家已開始注意到,人民幣在金融危機下反而表現出超強的擴張力,紛紛呼吁人民幣走出國門,擔當起區域性、國際性貨幣的職能。

  7月4日的全球智庫峰會“金融安全分論壇”上,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官馬克· 烏贊表示,對中國來講,人民幣可以成為一個地區性的貨幣,目前在國際貨幣儲備層面,中國可以考慮把人民幣國際化。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央行高層也曾在各種場合多次表示,改革舊的國際貨幣體系勢在必行,當下應擴大特別提款權(SDR),同時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事實已經非常明顯,中國要從“美元困境”中突圍,不得不積極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如果短期內不具備對現有國際貨幣體系進行全面重構的可能,也需要在現有框架下積極提高中國的話語權,并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從中期來看,中國本土金融市場的發展也是整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內容;從長期來看,必須加速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盡管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進程,但是,現在應當已經具備了全面推進的基本條件。人民幣國際化,2009年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貿易發展催生人民幣“區域化”

  人民幣真正開始登上國際舞臺應該從13年前算起。

  1996年12月1日,中國正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定的義務,實現人民幣在經常賬戶下的可自由兌換。次年,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資本管制這一金融“防火墻”成為所有政府的必選風險控制手段。此后,中國政府在開放資本項目上一直慎之又慎,跨境資本的監控始終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首要任務之一。

  至今,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主要是作為交易媒介。

  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里,隨著中國和國外尤其是周邊地區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人民幣已經逐漸在許多周邊國家和地區流通和使用。

  調查顯示,周邊與中國邊貿來往密切,往來貿易結算和游客往來頻繁帶動了人民幣在其境內的使用和流通,除了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主要流通地區外,在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家,人民幣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

  然而,央行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人民幣價值儲備功能依然十分薄弱。截至2004年末,人民幣現金在周邊接壤國家和中國港澳地區的滯留量約為216億元,占全部人民幣境外存量的一半左右,全年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出入的總流量為7713億元,凈流入量為99億元。2004年末,流通中的人民幣現金共計21468億元,境外滯留存量約占全部流通中現金的1%略多。

  “人民幣在周邊地區的總流量遠遠大于滯留量,主要是由于人民幣主要充當交易媒介的功能,而缺乏價值儲藏的渠道,因此出現大進大出、沉淀量小的局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帆表示。

  值得欣喜的是,人民幣在價值存儲上有了萌芽式發展。

  2008年12月,菲律賓央行開始在其儲備中增加了人民幣,之后,馬來西亞、韓國和柬埔寨的央行陸續選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之一。

  對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民幣國際化研究領域專家李婧認為,中國經濟對周邊的輻射力為人民幣跨出區域化、國際化的第一步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人民幣國際化很可能不是政策推動的結果,而將是水到渠成。”何帆指出。

  “資本項目開放”始終是道硬坎

  “只要資本項目不開放,人民幣離主要貿易結算貨幣的距離就還很遙遠,難以跟美元和歐元等成熟的支付方式匹敵。”一家總部在廣州的意大利貿易公司合伙人Andreozzi先生曾對記者坦言。

  事實上,學界在這一點上已基本達成了共識。資本項目部分管制,已經成為人民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的主要障礙。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新興市場國家常對“索羅斯們”談虎色變,資本管制成為這些國家自我保護的必要手段,中國也不例外。

  但金融危機讓中國慶幸半封閉的金融體系使自己躲過一劫時,也證實“非市場化”應對國際化趨勢時的脆弱性。

  因此,外管局于近日出臺了一系列資本項下的松綁政策,如降低企業境外放款門檻、下放和簡化審批權限等,但人民幣實現資本項下完全自由可兌換尚無明確時間表。

  “金融體制改革不推進,無法從根本上創造人民幣回流機制。人民幣在貿易領域的使用會受到極大限制。事實上,一旦啟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國內的金融體制改革也將無法拖延。”何帆認為,在人民幣沒有完全可兌換之前,其國際化程度將是非常初級的。

  目前,人民幣流出相對較容易:如果中國對貿易伙伴有貿易逆差,且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的范圍擴大,人民幣就會逐漸流出;如果中國的金融機構增加對海外的人民幣貸款,人民幣也會逐漸流出。

  而人民幣的回流目前還存在障礙,這不僅需要鼓勵貿易伙伴國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產品,還需要創造條件,允許外國投資者購買人民幣證券。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國內金融體制改革的目標也會提高,除了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境內離岸金融中心建設外,還要在適當階段加快人民幣資本賬戶下的可自由兌換,完全取消外匯管制,建立人民幣通暢的流出和回流機制。

  “從2到100” 取代美元遙遙無期

  從外部條件看,改革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現有結構,特別是改變美元在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市場、貨幣市場的壟斷地位,人民幣的國際化才有更大空間,而非像日元、英鎊、澳元等非美歐貨幣一樣,僅僅滿足于國際舞臺上的配角地位。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課題組曾做過測算顯示:如果美元國際化程度是100,而人民幣只有2,與此同時,歐元接近40,日元則為28.2。

  從2到100,我國才剛剛起步。

  美元的長期霸權和歐元的迅速崛起自有其內在邏輯。對此,專家指出,一是由于國際貨幣具有某種自然壟斷的性質,使用一種國際貨幣的人越多,這種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便利性就越容易實現,而推出使用這種貨幣的代價越大。二是由于美元在外匯交易市場上最為活躍,采用美元作為計價單位,有助于參與國際貿易的各方利用外匯交易市場進行避險交易。

  從貨幣國際化的歷史經驗來看,高度發達的本國國債市場是美元國際化的堅實基礎。

  “只有本國國債市場實現了市場化,匯率逐漸走向浮動,資本管制有序開放,才能出現有深度和廣度的外匯交易市場。”何帆強調。

  然而,我國的國債市場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正式恢復,雖然近幾年我國的國債市場發展迅速,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具有百年發展史的國債市場無法相提并論。

  在國際儲備方面,美元資產的比重一直處于絕對優勢。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外匯儲備合計67130億美元,其中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的達到42130億美元,占比達62.8%。

  美元之所以在國際儲備中占據絕對優勢,是由于美國國債市場的規模和深度均超過了歐洲、日本等競爭對手。這也是為什么我國手握2萬億外匯儲備舉目四望,竟找不到比美國國債更具穩定性、流動性的投資品種。無奈之下,我國只得一面警告美國謹守國家信用,一面繼續增持美國國債。

  “一方面,美國在國際分工中擁有最廣泛的交易網絡;另一方面,美國的金融市場仍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從這兩個角度而言,美元作為強勢貨幣的局面中期不會改變。”李婧認為。

  多數專家對此都給出了理性客觀的回答:人民幣想要取代美元,在中期內是不太現實的。

  “但人民幣國際化,將在中國國際金融戰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何帆認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減少匯率風險、促進貿易和投資的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國持有過多外匯資產面臨價值縮水的風險。從長期看,人民幣國際化還能給中國的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的新業務。

  總之,人民幣要想挑戰美元,尚需假以時日,必須以中國國力的穩定發展作為依托。但無論如何,人民幣的跨境結算已為此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大事記

  東盟10國以及日本、中國和韓國的財長達成協議,建設區域性的外匯儲備一攬子貨幣體系協議。

  2007年5月

  我國央行和韓國銀行宣布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合28.29億美元)。此舉令人民幣首次以官方的姿態走出國門,歷史意義非凡。

  2008年12月12日

  國務院正式確定“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人民幣用于國際結算邁出關鍵一步。

  2008年底

  央行上海總部表示,2009年上海將在適當時機推出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

  2009年1月13日

  央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20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這是央行第二次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署本幣互換協議。

  2009年1月20日

  央行和馬來西亞國民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

  2009年2月8日

  國務院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2009年4月8日

  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公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2009年7月2日、3日

  相關評論

  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說,2009年7月6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當日在上海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首批業務成功。這是自國務院決定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之后的一個重要進展,不僅受到我國外貿企業普遍歡迎,而且引起國際市場高度關注。

  跨境貿易中以人民幣進行結算,不僅將有效降低企業在貿易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也預示著在跨境貿易中人民幣從計價貨幣提升為結算貨幣,順應了國內外市場、企業的需求,有利于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大都采用美元和歐元等國際貨幣進行結算。去年秋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元、歐元匯率波動劇烈,企業經營風險大大增加,市場上以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呼聲日趨強烈。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可以為企業簡化跨境貿易手續,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匯率風險,使進出口企業實現雙贏,在全球貿易低迷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穩定雙邊貿易。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啟,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征程跨出堅實一步。縱觀世界金融發展歷史,一國貨幣若要成為國際貨幣,首先應成為區域內的貿易結算貨幣,其次應成為市場投資者的投資貨幣,之后才能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完成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改革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迫切需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讓人民幣走出國門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當前我國面對全球復雜金融形勢的應時之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表明了國內外市場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但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既有機遇也有風險,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走相當長的路,期間尤需加快體制創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首批業務成功之時,這一點需要謹記。

  據新華社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