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任危機被助推而蔓延 文明將失去公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3日 11:05 中國經(jīng)營報 | |||||||||
江蘇的留下,河南的不要 作者:張之清 “任何一種事物,無論它粗鄙還是高貴,如果被演變成一種仇恨的公共形態(tài),往往也就失去了公平與公理。”面對上流權(quán)貴的歧視和迫害,平民出身的大作家盧梭以這樣的心情
“打擊,河南團伙!”眼下的河南人正遭受著來自本土另一座城市的標語攻擊—— 一種演變后的公共形態(tài)的影射,事發(fā)兩條橫幅。 前不久,在深圳街頭掛起了兩幅告轄區(qū)市民書:“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凡舉報河南籍團伙敲詐勒索犯罪、破獲案件的,獎勵500元”。深圳警方以其全國首創(chuàng)的目標性嚴打方式,惹怒了億萬河南人和其中的兩個兄弟。眼下,這兩個兄弟以涉嫌地域歧視把深圳公安局龍崗分局告上法庭,鄭州市高新區(qū)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這是我國首例法院正式受理的地域歧視案件。5月開審,我們姑且稱之為“歧視河南人5月案”。河南政府和深圳方面的重視和介入,使得此案件又延伸到司法訴訟外的政府高度。地域歧視、民眾告狀、法院判決,信任危機被前所未有地強化,也被前所未有地升格。 其實就在深圳方面掛出橫幅的前一天晚上,京城一啤酒公司的主管對負責招聘的辦事員幽幽地說:“江蘇的留下,河南的不要。”河南籍的應聘者吳姑娘苦著臉:我有什么辦法呢,誰叫我是河南人呢? 吳姑娘言重了,這可不是一種懺悔。就在古老的黃河岸邊,泱泱決口的水患里,河南的父輩們帶著眾鄉(xiāng)親輾轉(zhuǎn)遷徙,流離失所——是生態(tài)災難讓他們就此種下了被歧視的“原罪”。 其實這是一種文明,原生態(tài)的建設者的文明。他們就在荒野之地樹立起中原的村落,只是后來,當越來越多的河南人涌向祖國的五湖四海時,也許他們身上可能帶著的“粗糙”的東西被釋放了。于是,當“不文明”的口號以官方的行為示眾時,古老的文明也就失去了公理。 也許深圳警方是無意的,但40萬深圳河南打工者們不答應:我們不是條幅上的人!其實深圳也是個移民城市,河南是個移民省份,當這樣的“一場兩地”對壘開始時,地域歧視的官司也就沒有了輸贏,最終又能討回什么說法呢?即使是討回什么說法,接下來,又該怎么辦呢?一場官司只能讓深圳警方下次不懸掛,一場官司不能為河南人根除信任危機。 和打擊河南犯罪團伙的“徹底不信任”不同,眼下鬧得沸沸揚揚的“高露潔牙膏事件”,還只停留在信任危機的旋渦中。 高露潔公司可能早已恨死了那家英國小報,就是那家叫什么《旗幟晚報》的不知名小報,發(fā)表了一篇“牙膏致癌警告”,“高露潔”就被點名了,就此國內(nèi)跟著掀起了不分青紅皂白一片質(zhì)疑的巨大聲浪。看看這幾天的形勢,“高露潔”真的好可憐。其實,在事實真相沒有大白的前提下,當公眾的知情權(quán)被輿論導向時,公平與公理也就沒了。 傳播學人士說,我們不能只依賴于孤證;一位英國報紙主編說,我們的主流媒體都還在沉默;一位企業(yè)界高層說,現(xiàn)在信息傳播太浮躁,只有風波,沒有始末。現(xiàn)在發(fā)展的事態(tài)是,高露潔牙膏基本上滯銷了,“高露潔”聲譽大大受損。和打擊河南人犯罪的條幅一樣,也許問題最終的性質(zhì)沒那么嚴重,但訊息一旦迅速蔓延,什么樣的真實和假像都被一起遮蔽了。 其實,我們真的該反思一下:誰制造了類似這樣的信任危機?誰助推了這樣的危機蔓延?誰把危機以模糊或真實的形式轉(zhuǎn)嫁到當事人身上?一哥們兒說:我不知道該不該再用“高露潔”,致癌不致癌誰知道?話音未落,就又傳來了“佳潔士”也含有致癌物質(zhì)的消息,嫌疑犯“潔諾”也來了,“黑人”也來了,一個個都跟著來了…… 說到這里,河南人值不值得用口號打擊,“高露潔”到底含不含致癌物,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信任危機,我們沒有知情權(quán),沒有選擇權(quán),沒有參照點,沒有安全感,整個信任的體系被大雜燴了。 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呢?還是簡單地重復“江蘇的留下,河南的不要”,或者是“凡是高露潔產(chǎn)品,今后都不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