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如果說對壟斷企業有什么好處,那也無非是減少一些虧損,而政府部門則是最大的獲利方。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希望政府部門不支持漲價?
劉洪波
國家發改委召開水價成本公開座談會,參會代表包括來自各地的供水企業和物價部門。會中,供水企業支持水價成本公開,物價部門大多表示反對。(6月2 日《21世紀經濟報道》)
讀這樣的新聞,我仿佛能夠聽到眼鏡跌落一地的聲音。
壟斷企業支持公開價格成本,政府部門表示反對。這種事情,不說是絕無僅有,估計也很罕見。
我們一直在說,政府部門應當公開信息,公開行使權力。信息公開是政府部門的義務,公開還是政府部門必須接受的法律義務。這就是說,政治倫理上,它不能不公開;政治實踐上,它不害怕公開,無必要不公開;政治法律上,它必須公開。
相反,企業具有不公開信息的天然趨勢。因為企業是獨立的利益主體,故而產生諸多不欲人知的“秘密”,以為競爭取勝之用。人們對企業的約束,在于合法經營,同時具有選擇企業產品的權利。壟斷企業的問題,在于使人們無所選擇,并因此蒙受損失。
自然壟斷的企業,雖然無所謂競爭對手,并且承擔“半公共品”供應,但并不就此成為公益性主體,因此,自然壟斷企業仍然傾向于不公開信息。
然而,奇怪的景象出現了,壟斷企業支持公開成本,而物價部門反對。供水企業認為,公開成本能夠理順價格機制,解決自來水公司長期虧損的問題。而物價部門認為公開成本條件不成熟,水價中有很大比例成本為不宜公開的成本,例如本應由政府承擔的管網投資。供水企業還指出,水價中包括許多項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費。
明白了。供水企業成了被政府部門推向前臺向市民收取各種不當費用的惡人,因此企業既虧損又背了黑鍋,而政府部門不僅沒向市民用水提供福利,甚至還在向市民加收各種費用。這就是為什么水價在上升,而水企在虧損;這就是為什么水企要公開成本,物價部門反對公開。
一個水價公開的座談會,足以顯示在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政府部門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政府部門是秩序的提供者,是公平的保障者,是民生幸福的維護者,然而,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正在變成雁過拔毛的山大王。市民要用水,政府部門不愿為此投入,只會收取不合理行政性費用,其收費的水平,甚至使壟斷企業都無法從旺盛的需求中獲得盈利。
這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在地方上,任何一種“半公共品”的價格聽證會,政府部門都不會心甘情愿地聽取居民的意見,而必然要支持漲價的結論。因為,漲價如果說對壟斷企業有什么好處,那也無非是減少一些虧損,而政府部門則是最大的獲利方。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希望政府部門不支持漲價?
中國的企業或許是在市場經濟下生存的,但政府部門是市場經濟的政府部門嗎?這是一個問題。不公開水價成本,甚至不想爭取公民的理解,離中央一直提倡的“權力透明公開”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