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武廣高鐵正式投入運營 > 正文
作者:盟初
公共利益不該是鐵路發展的犧牲品,任何發展都應該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當前,武漢至北京段的高鐵已在建設之中,其他線路的高鐵建設項目也紛紛上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民眾“被高速”的呼聲無疑是一種及時的警示:我們要不要為發展而發展,我們究竟應該站在何種利益取向上看待發展的問題?
記者從鐵道部門證實,12月26日,武廣鐵路沿線將停運13對普通列車。這與武廣鐵路的高票價一道,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少公眾和網友直言,在年關將近、客運壓力將最大化時裁減普通列車,客觀上有“逼公眾高價坐高鐵”之嫌。(新華網12月25日)
武廣客運專線的開通,拉開了“高鐵時代”的序幕。據悉,到2020年,中國200公里及以上時速的高速鐵路建設里程預計將超過1.8萬公里,將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在以占世界6%的路網規模,完成了占世界23%的運輸量的現實下,這既可以看作鐵路運力資源的一次高效整合,也可視為我國鐵路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標志。
只是,公眾還沒來得及品嘗發展的成果,就先感受到了發展的陣痛。先是數倍于普通鐵路的高鐵高票價,后是13對普通列車的停運,雙重夾擊之下,消費者被逼入了無從選擇的境地。我們驀然發現,原來發展未必就是一個好東西,它甚至可能是以公然打劫公共利益以滿足壟斷胃口的一個圈套。在“逼公眾高價坐高鐵”的厲聲斥責之后,也就只剩下“我們缺錢,不缺時間”的苦苦哀求。
利益沖動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廣鐵集團在談到停運武廣沿線13對列車的理由時早已圖窮匕見。正如有市民所指出的,“調整京廣、武廣兩線路運力,避免部分線路運輸能力過剩造成運能浪費”的理由,實際上間接承認了裁減普通列車是為武廣保障客源。某種意義上說,廣鐵集團這樣的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以高鐵目前的高票價而言,顯然已經超出了多數以鐵路為代步工具的消費者的實際承受能力,如此還有更廉價的選擇,勢必會造成高鐵上座率不足,“運能浪費”一說并非多余的擔擾。
問題在于,你憑什么以綁架消費者以解決上座率不足的問題?本質而言,“上座率”屬于管理理念的范疇,只能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改進消費環境,甚至通過降低票價等手段,充分發掘管理潛能來解決,而不能求諸外部,讓消費者“被高速”,這顯然已經構成了一種強制消費。更重要的是,鐵路并不是一個充分開放的市場化行業,由于被動消費的現實,國家賦予鐵路部門以壟斷性的市場地位,也意味著必須承擔相應的公共職責,即提供多層次的服務,以滿足不同階層消費者的需求。在這個意義上,高鐵一方面定出高票價,一方面停開普通列車,等于是單方面放棄了其固有的公益屬性以及相應的義務,赤裸裸地宣稱利益最大化。這樣的發展,我們還要不要?
公共利益不該是鐵路發展的犧牲品,任何發展都應該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當前,武漢至北京段的高鐵已在建設之中,其他線路的高鐵建設項目也紛紛上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民眾“被高速”的呼聲無疑是一種及時的警示:我們要不要為發展而發展,我們究竟應該站在何種利益取向上看待發展的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