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耘
近日,國務院決定在境內證券市場實施國有股轉持,雖然這次轉持的比例并不太大,但很可能將開啟歷史性的一頁。
大多數人都是從如何影響股市、填充社保基金的方向解讀這一消息,可事實上,國有股轉持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因為部分國有股份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這標志著國有資產公有化,讓全體人民平等地成為國有資產的股東,利益共享。因為只有實現國有資產公有化,才能彰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供求關系,供大于求必然經濟疲軟,求大于供,則容易產生賣方強勢和暴利,危害市場公平。可是,市場天然地存在著求大于供或供大于求的情況,如何平衡?國有資產公有化將是最重要的手段。由國家主導石油、自來水、電力、鐵路、房地產等容易壟斷而妨害市場公平的行業,通過國有資產公有化,讓全民平等分享,將有效地保障全民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著戰略轉型和內需不足的問題。中國經濟能否長期平穩地快速增長,政府投資只能解決一時之需,內需的增長才是關鍵中的關鍵。中國有十幾億人的龐大消費群體,只要能夠有效地分配好社會財富,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是無比巨大的。將土地、資源和國企等國有資產的收益,歸全體公民所有或是解決全民的民生問題,必定會對此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據《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