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婷
當吉姆·羅杰斯被問到對英國年輕人有什么建議時,他的答案相當直率:“去中國吧,學中文。”這位與喬治·索羅斯齊名的投資大鱷近日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警告說,如果英國政府繼續堅持目前的政策,試圖通過國家補貼和國有化來拯救銀行業,英國很有可能步冰島的后塵,面臨國家破產的危險。
羅杰斯表示,他已經變賣名下所有的英鎊資產,目前不會再“涉足”英鎊投資。他在接受采訪時還透露說自己本打算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中做空英鎊,但實在是忍無可忍,自己針對英鎊貶值發表的言論斷送了這些計劃。
“我本應該保持緘默的。”他說。
目前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處在10年來的低位,羅杰斯更是斷言英鎊一定會跌破以前所有的歷史低位——盡管他也不清楚這個低位的底線會是多少。他說:“過去英國還有北海石油和倫敦金融城,但是現在,英國什么可賣的都沒有了真是太遺憾了。”
無獨有偶,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雜志1月28日在一篇名為《誰是下一個冰島?》的文章里,也將英國排在該榜首位,并且是唯一入選的發達國家,其他4個國家分別是拉脫維亞、希臘、烏克蘭和尼加拉瓜。一些國際媒體還給倫敦起了別稱:“泰晤士河畔上的雷克雅未克(冰島首都)”。
《外交政策》的文章認為,目前英國的問題已經不是經濟何時會進入“衰退”,而是何時會進入“蕭條”,因為英國許多行業都已出現巨大的滑坡,其嚴重程度堪比1930年代的那場“大蕭條”。2008年第四季度,英國的GDP增長只有1.5%,歐盟也預測英國2009年的經濟增長會進一步收縮2.8個百分點,失業率更是會超過8%,23%的英國人都表示自己的負債已經到了“無法應對”的程度。
與此同時,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在參加瑞士達沃斯論壇時也對英國政府發出同樣的警告,他在近日出版的《福布斯》雜志上撰文稱:“若英國不能正確應對龐大的對外負債和外匯流動性危機,則很可能步冰島的后塵。”因為2006年成功預測本次次貸危機,魯比尼被《紐約時報》冠以“新末日博士”,他曾研究過1990年代新興市場國家發生的經濟崩潰,從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東南亞、1998年的俄羅斯與巴西到2000年的阿根廷,他發現崩盤的共同原因之一在于:赤字太多,支出大于收入。
英國的問題也是負債過高。目前,英國銀行業資產負債表高達4.4萬億鎊,約為該國GDP的兩倍,英國的外匯儲備額在610億美元以下,即使加上同美聯儲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額度400億美元,也僅為1000億美元。魯比尼分析說:“英國政府的負債比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并不算高,但是當大量國有化銀行資產后,危機已經轉嫁到了政府身上。再加上英鎊的進一步貶值,若英國政府不能正確應對龐大的對外負債和全球流動性枯竭的問題,則很可能陷入國家破產的危險境地。”
此次經濟危機之所以給英國造成如此嚴重的沖擊,是因為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其過于脆弱的產業結構——英國經濟對金融業依賴程度太高了。金融系統產值約占英國GDP的9.4%,與此相關的會計和咨詢等服務業也占有3.6%。與此相反,制造業在GDP所占比例卻從1997年的20.3%下降到2007年的12.6%。
金融危機導致銀行破產、養老金和房地產價值縮水,經濟損失超過英國2008年經濟總量。這場由次貸引發的危機從最初的“金融海嘯”擴大到對實體經濟的沉重打擊,目前正進入第三個階段——經濟環境惡化導致的社會不滿所可能帶來的政局動蕩。對生活在老牌“日不落”資本主義帝國的人們來說,近日襲擊倫敦的罕見大雪飄在泰晤士河上,更落在人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