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洲:解決物價上漲問題要有新措施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08:49 新京報
物價上漲是最近半年以來中國民眾和政府最為關心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1月24日透露,2007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8%,比前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最快,達到12.3%。而在去年12月份,單月CPI就上漲了6.5%,這一數據暗示在新的一年,物價走勢仍相當不容樂觀。 高企的物價讓家庭主婦不得不精打細算,也讓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人擔憂會不會因此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出臺措施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而截至1月25日,已有24個省份公布了列入臨時價格干預的商品和企業目錄。(新華社1月25日電) 政府采取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抑制物價上漲過快,是消除民眾緊張情緒的必要舉措。不過,同樣必要的,是要對當前物價上漲的因素,以及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民生問題,做出更為恰當的判斷和決策,以從結構上消除物價上漲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形成的制約。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這一輪物價上漲,并不單純是國際因素使然,中國經濟自身的結構性因素在其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近年來GDP規模不斷提高,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較高速度,使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在通過投資拉動產業升級推動工業化深入發展的同時,國內需求已有較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在不同程度上漲,環保和資金成本在增加,這些因素都使物價不能不漲。 中國以往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跟以往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密切關聯。以農產品生產為例。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中國都把解決溫飽即食品數量當作農產品生產的主要問題,同時農業發展一直是作為工業發展的依附。這種發展戰略是應當時情況而制定,有其強大合理性,但又包含了對農民利益的不公平對待。經過多年努力,溫飽問題在中國已基本解決,民眾的食品需求,已進入由求數量滿足到求質量提升的新階段。農產品價格因此提高,它帶動食品價格上漲,所反映的不僅是食品價格相對市場需求的正常狀態,也是對以往關注農民利益不夠的反撥。 去年中國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食品價格上漲。這對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和提高農產品品質是必要的。但又要看到,物價上漲主要影響的是中低收入家庭,一些城鎮居民因此減少了肉類食品的消費,不少家庭的消費水平有所降低。解決這一問題,繼續致力于將物價維持在較低水平,需要慎之又慎,因為物價總體來說還是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 正因如此,目前國家出臺的物價干預措施是臨時性的。從長遠和根本來看,要防止物價上漲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就要對解決民生問題有新措施。至少要做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對低收入家庭根據物價上漲情況及時增加補貼,以保證他們的日常消費特別是食品消費不受大的影響。在這一點上,上海已開始嘗試。二是要通過制度改革加強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提高中下層收入民眾的收入水平,使他們能夠在經濟上從容面對物價上漲壓力。 只要民生問題解決到位,物價上漲并不可怕,民眾在物價上漲中就不會喪失對發展前景的信心,也不會喪失對改變分配不均局面的期待。否則,如果中下收入階層民眾對改善自身生存處境,普遍不再抱有多大希望,物價上漲就必然引發大規模的心理恐慌,由此所造成的就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就會沖擊中國改革開放大業的深入開展。在如何通過制度創新提升民眾對物價上漲的耐受性上,顯然還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夢洲(北京 學者)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