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M機不是金融機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6:49 新京報
- 第三只眼 在廣州“許霆惡意取款被判無期”案中,關于“金融機構”的認定,是刑事處罰的重要依據。 筆者認為,ATM機肯定不是金融機構。有人說它是金融機構的“延伸”,但某物的“延伸”恰恰就不是該物本身。人的一只手不是人本身,砍掉一只手只能構成傷害,不能構成殺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金融機構把錢放在柜員機里,這臺機器就成了金融機構,那么,把錢放在汽車上,這輛汽車不也成了金融機構嗎?這顯然是荒唐的。柜員機和車輛都不過是金融機構放錢的外置容器,不是金融機構本身。 我們再做個類比:假如那個“愚蠢的”柜員機是個真實的人,他背著錢袋子站在商場的角落里,動作規范而機械地履行著一臺柜員機的職責,我們能否說這個真實的人就是金融機構嗎?顯然不能。 如果柜員機是不是金融機構的問題還有模糊之處,那么,就要做有利于被告的解釋。“法律不明確即無效或者做出對被告有利的解釋”,這是一條法律公理,因為如果允許對不明確的法律作不利于被告的解釋,那無異于讓執法者行使了立法者的權力,無異于執法者可以隨意解釋法律,國民就會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有什么后果。“法律的模糊或漏洞應當由立法者自己承擔不利后果,不能轉嫁給國民。”這也是法律的公理。 而刑法對金融機構特殊保護的理由,其實不在于那是個“總有很多錢的地方”,而是出于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原因:金融機構是個設防嚴密的地方,盜竊它,犯罪人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而努力之艱巨,正說明犯罪人主觀惡性大、犯罪意志堅決、犯罪手法高妙。這一切正是課以重刑的理由。 拘禁的期限應當與犯罪人的惡性成正比,而本案一審量刑顯失公正,正是因為被告人面對的不是一個森嚴的堡壘,他的行為不僅無需艱苦努力,而且是很多處在當時情境下的人都可能做出的選擇。法律如果設置了“動動手指、眨眨眼睛就能犯的罪”,那不是良法。而許霆的犯罪不僅是輕而易舉的,而且是常人難以抗拒的,所以沒有長期拘禁他的必要。無期徒刑對他來說是不合比例原則的。 除激情犯罪外,犯罪從兩方面反映了犯罪人的理性:盡量取得犯罪利益;極力避免犯罪風險。犯罪理性與拘禁期限也應當成正比。缺少犯罪理性,說明犯罪人不那么狡猾,甚至有點愚蠢。愚蠢的罪犯不值得長期關押,而許霆恰恰只有半個犯罪理性,竟然認為他的信用卡還具備隱身。輕而易舉的愚蠢,瞬間葬送了一個“大好的青年”。 而我們要追問的是:那臺提款機難道不應負“對等”責任嗎?沒錯,那是一臺機器,機器不能受刑,但它的錯誤應當折抵許霆的刑期。機器會犯錯嗎?這個問題是一個悖論:如果回答機器不會犯錯,那它的交付是真的,許霆也沒有不接受的義務,絕無犯罪可言;如果回答機器會犯錯,那它就不能免除錯誤交付的責任。況且,它的背后站著它的設計者和主人,老板要為他的雇員承擔責任,怎可不為他的機器承擔責任呢?雙方的過錯由被告一方承擔,一腳踏翻了人們心中的正義天平。 我們還要追問: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嗎?如果是屢次發生,那最要緊的是改進ATM技術,而非加重刑罰。如果這是“百年不遇的偶然”,那還有一條法諺值得背誦———“法律不關注個別”。“刑法是最后的制裁手段”,如果民事、行政的手段可以救濟,就不能施用刑罰。如果其他手段也可解決許霆案的問題,刑罰就是多余的。綜上可見,應當為許霆減刑。 □鄧子濱(北京 學者)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