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勇:國際物價上漲誰之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21:08 中國財經報
傅勇 韓國媒體日前報道稱中國從“穩定世界物價的一等功臣”變為“破壞物價穩定的主犯”、中國向全世界提供廉價商品“已成過去”后,加拿大央行剛發布的秋季報告稱,中國對石油和礦產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推升世界商品價格。前一階段,國際輿論曾出現稱“中國輸出通脹”的苗頭。 我們應該看到,出現這種議論有一定的必然性,并且在未來一段時間有升溫的可能。強調國際市場上的“中國因素”意味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目前的物價上漲不僅是國內政策決策部門關注的對象,也是國外政府決策的參考因素。 考慮到中國出口商品在國際低端產業中的比重,國內商品價格上升導致出口價格上升幾乎看似是順理成章的解釋,然而,這樣的邏輯實則經不起推敲。從別國的角度看,中國商品價格會否導致其國內價格的上漲并不取決于中國商品價格本身的變化,而取決于中國商品價格相對于其他產地商品價格的變化。中國商品能夠抑制世界通貨膨脹,不是因為中國商品的價格一直在走低,而是與其他替代國的商品相比,中國商品的價格更低,并且市場的份額也在增加。這樣看,即便中國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開始上升,只要絕對價格仍低于世界同類商品的平均價格,同時中國商品市場份額仍保持上升,那么,進口中國商品就能夠壓制世界的通脹率。 國外相關利益應該明白,本國通脹的真正威脅并不是來自中國商品價格的微弱上升,而是那些威脅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短視行為。這些行為的結果將導致本國無法購買到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這意味著國內民眾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國內通貨膨脹壓力的增大。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上升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升值。近年來,美元步入疲軟周期,與此相連,至少自去年開始,美國從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從歐洲進口商品的價格都在持續增加。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9%,對于那些利潤單薄的服裝玩具等出口產業,中國企業不得不抬高以美元表示的價格。雷曼兄弟公司最近公布的研究顯示,2007年上半年中國服裝出口的美元價格同比上漲了4%,這與同期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大體相當。實際上,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和出口價格扣除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后,總體上仍然是下降的。也就是說,以人民幣計算的中國出口商品價格實際上并沒有上漲。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的物價會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而由此引發的新一輪輿論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