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發證券原總裁董正青近日被捕,其罪名正是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犯罪。董正青歸案,意味著廣發證券借殼上市過程中有關人員涉嫌內幕交易一案有了重要進展。
廣發證券出現的亂象,清晰地揭示出中國資本市場晦暗的一面。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整肅市場的決心顯而易見。無論是對于基金經理利用“老鼠倉”進行利益輸送行為開刀,還是對內幕交易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打擊,都表明監管者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充滿希望的市場,必然是一個法治清明的市場。如果市場黑幕重重,卻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受到傷害的,必然也不僅僅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董正青被捕,固然是咎由自取。但這個在人們眼里頗為精明強干的廣發證券昔日核心人物,在身陷“調查門”之后最終被依法批捕,又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一個正值盛年、本可能在事業上有更大發展的金融界精英,沒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卻企圖通過借殼上市之機,借助內幕謀取個人不法利益,終于落得個鋃鐺入獄的結局。
董正青一案,令人警醒。不過,如果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個案件的啟發意義并不止于法治層面。當下的中國,無論是在金融界,還是在實業界,都可以看到一種虛浮的做人以及做事的作風。在這種風氣的作用下,工業精神提得少了,企業家精神缺失了,許多人追求的是短平快地暴富;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許多人看重的是財富數字本身,而對于企業經營的本質卻漠視了,也不愿去考慮企業的發展與社會主流價值是否相吻合。
不屑于企業家精神與工業精神的人,往往得意于自己企業的市值被資本市場高估,卻不愿意冷靜看待這種高估,往往有著撈一票就跑的心態。過于看重財富數字而漠視社會價值的人,萬事利益當先,也就很少思考商業的倫理與社會責任,也就容易短視,重視眼前利益卻難以考慮基業的長青。有些人,甚至因為迷戀財富數字,不惜以身試法——顧雛軍如此,唐萬新如此,董正青亦如此。
這樣的風氣,或許不能說是金融界或實業界的主流風氣,但我們絕不能低估其危害性。企業的成功與否,固然與大的市場環境、社會環境、自身創新能力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但也與企業的領導者是否誠實為人、誠懇做事不無關系。做人做事的誠實與誠懇,是一個企業家推動一項事業穩健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那些以為依賴桌底下的交易遠勝于本分經營者、那些以為對主流社會價值的尊重是可有可無之物的企業家,往往難以做大企業,或者其企業雖有一時之紅火,但不能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國企業史中的一些“大敗局”案例,可以生動地詮釋這一點。
德隆的坍塌、三株藥業的倒下,還有許多的類似案例都在說明,任何倚賴投機取巧,而不是誠實做事者必然會面對失敗的結局。有些失敗雖然遺憾,卻并不可恥;但有些失敗卻是恥辱的同義詞。反觀人們耳熟能詳的一些知名企業,如GE、微軟等,他們之所以能夠將成功從一個頂點推到另一個頂點,與其信奉企業服務于民的真諦,與其呵護并尊重社會主流價值的理念是分不開的。
我們必須承認,在今天的中國,那些財富數字上的領先者,卻未必是值得尊重者。換言之,在某種意義上,財富的結構并不合理,財富數字與社會價值之間不能完全匹配。這當然是令人遺憾的。如果我們看看各類財富排行榜,就會發現富豪們是如此地集中于房地產開發領域——即便其所有的財富來源都是干凈的,財富結構也顯然難言合理;一些企業家,依舊熱衷于所謂的營銷藝術,將價值低廉的東西靠硬包裝,變換為昂貴的滋補品——這樣的營銷藝術,即便商業手段高明,也難言其尊重消費者;一些企業家,對可能產生較大負面社會效應的產品,如網絡游戲,過多地考慮了自身商業利益,而一再忽視社會將要承擔的成本。
今天的中國,并不是沒有值得尊重的企業。聯想、萬科等業界的旗幟和標桿,已經顯示出其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堅守了主流的社會價值。在一個商業力量日漸影響并改變世界的時代,優秀的企業與企業家,正是弘揚時代價值的主力軍。懷有抱負的企業家應當堅信,唯有在誠懇地服務社會的同時,才能分享到合理的商業利益。漠視社會利益的人,則注定難以走得更遠。而那些置主流社會價值于不顧,甚至利用各種機會牟取不法利益者,法律定然無情——董正青的結局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