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的也可以是美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9:09 經濟觀察報
薛兆豐 青年學者,經濟專欄作家xuezhaofeng@vip.sina.com 大的也可以是美的。這不會錯——人們買車要買大廠生產的,買樓要買大開發商蓋的,購物要跑到大商場去。事實上,不僅不可能錯,甚至還有點因果倒置——要不是很多人選擇了大公司、大地產商和大商場的產品和服務,它們又怎么可能大起來?是的,惟一例外,就是在中央指令下強扭出來的怪物了。 要談反壟斷,就得談“大的也可以是美的”這個話題。可是,我們并不需要把筆墨花在擺事實上,因為事實早就擺在每個人的面前,使那些論證“只有小的才是美的”的理論變得蒼白無力。值得解釋的是,在企業的規模問題上,究竟有哪些因素使“大”變成“美”呢?兩百多年來,我們至少知道到了五個理由。 第一,斯密(A.Smith)說的:大,使巧成為可能。《國富論》開篇就有一段關于造針工場的描述:一個不熟練且不懂使用機器的工人,造針的日產量一般只是1根,怎么也不超過一打;而若把造針的工序細分至18道,輔以機器的幫助,那么即使只雇上10個工人,個別工人同時負責幾道工序,人均日產量也能達到4800根。斯密的解釋是:規模使分工成為可能,而分工又使熟能生巧成為可能。一個“巧”字,把后代涌現的所有科技、創新、工藝和管理手段都概括了。 第二,是阿爾欽(A.A.Alchian)說的:團隊(teamwork)能無中生有。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得主科斯(R.H.Coase)的著名提問是:人們為什么要放棄在市場上出售資源的自由,轉而締結企業并服從其內部指令來進行生產和貿易?科斯自己提供的答案是:為了降低交易費用。阿爾欽則更勝一籌,給出了更一般的回答:團隊能無中生有,帶來比它逐個成員帶來的效益之和還要大的效益。比如說,十個運動員結成一只球隊,其戰斗力就遠遠超過每個運動員戰斗力的加和。個人之所以要結成企業,企業之所以還要結成大企業,為的就是把這“無中生有”的潛力榨盡。 第三,也是阿爾欽等人告訴我們的:大,化解了敲竹杠(hold-up)或卸責(shirking)行為的危害。用更時髦的術語來說,是內化了外部性。例如,石油公司要租油輪來運輸,而油輪公司可能會臨時提價,令石油公司措手不及。石油公司要是把油輪買下來,按公司內部業務來運作,就可以避免被敲竹杠的風險,而企業也因此變大。換句話說,在被敲竹杠的可能性始終存在的情況下,橫向或縱向擴大公司規模,有助于降低風險,使企業生存下來。 第四,是由幾位至今仍活躍在反壟斷領域的經濟學家,包括兩位阿爾欽的學生,在二十年前解釋清楚的:大,可以產生“網絡效益”。所謂“網絡效益”,是指網絡的規模越大,構成網絡的每個點所享受的價值也越大的現象。例如,語言、流行歌曲、時裝、電視連續劇、電話網絡和計算機操作系統,其巨大的價值都不僅來自于其自身的功能和服務,而更重要的是來自其使用者或消費者的數量及其結構。這是說,“大”本身就是重要的價值來源。 第五,是最近由作家安德遜(C.Anderson)生動解釋、而實際上早就存在的現象:大,可以產生“長尾效應”。所謂“長尾效應”,是說只要商家出售的商品種類夠多,那么即使每種商品都只有很少人買,他也仍然能獲得巨大的利潤。相比之下,在小規模的商業模式中,商家出售的商品種類不算太多,而每種都必須吸引較多的顧客。一個直觀的例子是:在同一個城市里,如果開一百家散布各區的便利店,那么每家店就都只能賣相同的、最受歡迎的一千種商品;但如果改開一家大超市,那它就可以賣上十萬種商品。即使每種商品的銷量都比便利店的小,大商場也能經營下去。這是說,大企業能提供小企業所吃不消的極端多元化。 基于這五種因素,選擇企業的規模,就往往不是“可大可小”、更不是“寧小勿大”、而是“非大不可”的問題了。令人遺憾的是,學者總是比實干家后知后覺!現實中該怎么干,實干家早就“知其然”,早就懂得把企業做大了;但在象牙塔里,學者要“知其所以然”,則往往滯后幾十上百年。更令人遺憾的是,學者的發現,要經過推敲和考證,再傳到搞政治的國會議員那里、傳到為私利而營役的官僚那里、傳到不懂經濟的法官那里,就得花更長的時間。 這里還不得不談及一個觀念,即企業賺錢意味著什么?企業賺錢意味著企業對全社會作出了貢獻。賺得越多,貢獻越大。即使是國有企業或行政壟斷的行業,它賺錢也仍然意味著對社會作出了貢獻。經濟學家反對國企,或者反對行政壟斷,并不是反對它賺錢,而是認為若能開放行業準入限制,則能使更多的自由企業賺更多錢。 假如是相反,假如企業虧損才是社會的福祉,則那樣的目標不僅很容易實現,而且其后果將是萬劫不復的。人類社會并非沒有大規模地搞過那樣的實驗。然而,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一點,或者容易忘記這一點。企業賺錢,在他們看來是邪惡的。他們唾棄 “企業利潤”,認為利潤源于掠奪,而掠奪得越多的企業,就越有義務回饋社會。這種誤解普遍存在,加深了反壟斷立法者和司法者對成功大企業的敵意。 由于(上期談到的)立法者和司法者從來就沒有搞清楚過反壟斷法究竟要反什么,由于企業為什么需要做大的市場機制,畢竟經過了漫長的探索才為人所了解,也由于流行的意識形態中對企業利潤有揮之不去的仇視,自反壟斷法實施開始,企業的規模,即“大”——不論靠自身長大或購并長大——就一直是其頭號靶子。本系列將陸續討論因上述五種因素做大的企業遭受反壟斷困擾的案例。下期首先討論的,是一個純粹因“大”而發起、在國內似乎總被籠統引用、而其真正的啟示卻被忽略甚至歪曲的大案——美國鋁公司案。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