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家庭作坊式的中國電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2:09 第一財經日報
趙奕 前些天,第一財經頻道的《頭腦風暴》請來了一些嘉賓談中國電影。這里面包括影評人、導演、投資方等三種角色。 在導演這方,我們看到了王小帥和張揚。張揚今年拍攝了《落葉歸根》,這部小制作的影片票房非常不錯。張揚說,他每年都是拿著自己寫好的本子去找投資方,有錢了就拍。 主持人問,為什么不找編劇呢?張揚說,他自己就習慣于這種狀態了,覺得電影創作就是該如此。 這就是中國影視創作的縮影,它是作坊式的。 《電影故事》總編金娜跟我說起中國導演的狀態,她覺得這些學院里出來的導演,都是奔著阿巴斯和阿莫多瓦去的,他們就是希望能夠成為名垂青史的電影藝術家,當然,最后他們也獲得不少獎項,但這與成功導演還有很大距離。 金娜說,這世界每年的數百個電影節,中國導演要想拿幾個獎,不難。中國從來不缺乏把藝術水準拍攝出來的導演,但是中國缺乏把票房做好的導演。 為什么缺這類導演呢?首先,跟我們學院派的教學方式有關系。我們的導演是培養出來的,他們在大學里面學的就是導演。而很多西方導演和演員,他們并非專門學導演的。比如Michael的扮演者Miller,本人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高材生,以前學的是英國文學。 科班出身的導演容易讓電影遠離市場,他們很容易忘記所謂“第七藝術”,也包括影院里面老百姓互動的那部分。所以,拿著瓊瑤的本子和《越獄》、《24小時》、《CSI》等劇相比,我們就會看到明顯的差距,人家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有一個創作班子在寫劇本,你寫一集,我寫一集,他寫一集,平時還要經常討論一下劇本。 撇開文化差異,我覺得這背后彰顯了社會分工的精細程度不一樣。中國目前的影視圈還是一個廣義的師傅帶徒弟的狀況,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作者為本報綜合新聞中心記者)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