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歐美同學會:海歸派的社交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06:36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李一鑫 中國當代在商界和政治界叫得響的人物大部分出自這里。老一代的包括很多國家領導人和企業家,新一代的有張朝陽、田溯寧、楊瀾……有人把歐美同學會聚會比喻成“中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領導人會議” 在喧鬧的王府井大街,貴賓樓飯店西邊一隅古香古色的中國式建筑里,難得的清雅讓這地方顯得更加神秘,據說這以前是李鴻章的府邸。以此為駐地的歐美同學會,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矗立在大門口的兩個巨大石獅子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學子,記敘著海歸的百年歷程。 主題是聚會的關鍵 周先生是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的會員,他戴金絲邊眼鏡,穿T恤牛仔褲,是典型的IT海歸形象。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留學5年、工作3年,剛在某外資IT企業不久,就經朋友介紹參加了歐美同學會,對于參加會員活動,他的感受是:找到了組織! 長安俱樂部——中國最頂級的商務會所,是歐美同學會舉辦活動和Party的主要場所,有時候還會在美洲俱樂部。這兩家俱樂部針對其他的“散客”,要收取不菲的入會費,但是對于歐美同學會成員,每次只收取150元的活動費用。歐美同學會大型活動的費用有一部分是由贊助而來,平時的小型沙龍,都采用AA制。 在舉辦諸如商務午餐會等商務活動時候,與會會員肯定要“全副武裝”的,一般同學會的活動會在請柬上注明對服裝的要求,絕對一絲不茍。這次是個休閑的Party,所以周先生穿著牛仔褲就來了。 這樣的一般性交流活動都有100多個學員參加,之前在歐美同學會網上社區里會貼出公告,工作人員還給每個學友發E-mail,告訴他們具體的時間、地點、費用和相關的事項,也有很多是學友間相互轉告的。 俱樂部里的各個餐桌上坐滿了人,吧臺和取餐處都擠得滿滿當當。大家三五成群地聊著,自己取飲料,籌備組準備了充足的沙拉、烤雞腿和點心,不斷往各桌上傳遞。他們的食品相對簡單,吃東西只是聊天的點綴。 每次活動的主題是學友們最為關心的,也是他們參加與否的關鍵,所謂物以類聚,有著相同背景、相同經歷的人最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今天的話題還是回國創業,對于同學會來說,這個話題是經久不衰的,海歸們對于這個話題反應非常熱烈。周先生這次找到了幾個加拿大的學友,學友里面有一個在蒙特利爾學習過,所以話題也就天馬行空講到了當地的生活情況,甚至還有那時候共同光臨過的中餐廳。 組織人員全是兼職 閆長明是一家知名國際投資咨詢公司的總裁,他的手機不停地響,很多電話都是來自同學會的學友,因為他在歐美同學商會里的職務是秘書長兼副會長、理事。 “是輝耀兄呀,下周末活動,一定要參加呀,有關參會人員確定,你可以找下某某兄,他現在主要負責這個事情……好,那就再聯系。”王輝耀、劉二飛、張維迎等等響當當的名字,都是他的學兄或者學弟,而且他們很多都在歐美同學商會里出任組織工作。 事實上,中國當代在商界和政治界叫得響的人物大部分出自這里。老一代的包括很多國家領導人和企業家,新一代的有張朝陽、田溯寧、楊瀾……難怪有人把歐美同學會聚會比喻成“中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領導人會議”。 “我們這個商會里的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都是兼職的,實際上整個歐美同學會里專職人員非常少,主要負責的只有莊亮主任,其他的都是有自己的工作,抽出時間為同學會服務。”閆長明說。 像其他副會長一樣,閆長明也只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在做組織工作,當然很多工作都是他派給秘書做的,比如發發郵件、聯系各個學員,還有一些找場地和大活動贊助的事宜,而且事情繁多。 去年夏天,在風景秀麗的中海瓦爾登湖,他們組織了一次有三百余名學長出席的夏日聯誼會。在學長們一邊品味著紅酒,一邊感受著來自大不列顛的風情別墅,情景交融、如癡如醉的時候,作為組織人員,閆長明要安排演員準備下一次的演出。 與此同時,湖水放生、花樣風箏等多項活動也在瓦爾登湖邊熱烈舉行著。五點半,野外自助餐會正式開始,在碧綠的湖水邊,在青翠的草地上,在悠揚的樂聲中學長們三人一組、五人一桌圍坐在一起,品味著美食,交流著情感,氣氛融洽而和諧。餐后,大家紛紛入座,欣賞兼容中西方特色的演出活動,有薩克斯吹奏、互動游戲、鋼琴獨奏、幸運抽獎、爵士樂隊表演,這些都是工作人員背后花費諸多時間安排的。 同學會里的機會 實際上,歐美同學會的社交活動是個很開放的平臺,雖然入會的條件是必須有留學經歷,但是參加活動并不必如此,只要每次交納申請表和入場費,就可以和正式會員一起活動。 人稱小馬哥的馬小東并不是歐美同學會的會員,但在歐美同學會,他絕對是熟臉。“都說挽弓當挽強,和這群人認識也提高了自己,他們的眼界比我寬,見的世面多,可以讓我學到不少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這里都是有商業價值的人。” 馬小東管理一家文化交流公司,他曾經組織過的一次漂流大賽就是在歐美同學會找到的贊助商。 “最開始我感覺很難融入這個圈子,畢竟我和他們經歷不同,沒有共同的話題,但是深入這個圈子以后,我發現同這些人在一起,我自己的眼界高了,思想意識也提高了,就加強了我‘混’在這里的決心。”馬小東說,“社交學家常說,社交圈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性格甚至事業發展、人生際遇。沒錯,工作、事業上的圈子會讓你獲得直接的幫助和機會,而因為自己的愛好而融入一個圈子,則更意味著你擁有自己獨特的品位和歸屬。圈子是生活里一扇特別的窗,人的惰性注定了你對圈子和圈內生活方式的依賴。出門就能看見朋友的笑臉是一種溫暖,而走進朋友經常聚會的地方,就像回到了心靈的港灣。” 馬小東在已經在同學會留下聯系方式,雖然沒有入會,但是每次有活動,都是少不了他的。 閆長明和馬小東有同樣的感受,同學會給他帶來的收益要比付出多得多:“通常對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在職業圈中打拼的時間越長,就越能意識到社交圈的重要性。把工作社交和業余活動融為一體,拓展視野、增添樂趣,這些都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 鏈接 歐美同學會 1913年,在著名學者梁敦彥、周詒春、顏惠慶、王正廷、顧維鈞、葉景莘、詹天佑等人的發起和贊助下,京津兩地的同學會合并,創建了歐美同學會。 歐美同學會創立之初,就以“修學、游藝、敦誼、勵行”為宗旨,鼓勵留學回國者繼續研究其所學而又互相團結,擔負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任務。同學會定期召開各類問題的討論會,開展學術性、交際性會 務活動,同時兼有國民外交的意向。20世紀30年代前后,一批又一批留學生學成回國,加入歐美同學會。逐漸形成了一個既掌握國外近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又了解世界和中國國情的特殊社會群體。 歐美同學會商會 為了適應海歸回國高潮的到來,同時也為更多地吸引新一代回國創業和從事商務活動的海歸們聚集在歐美同學會下,2002年10月17日,活躍在中國經濟界和商界的廣大留學人員在北京成立了歐美同學商會。目前商會已有1000多名海歸精英會員參與其中。 許多有影響的近年來回國創業的留學人員都是商會的成員,如商會副會長丁健、田溯寧、吳鷹、張朝陽等, 商會成員企業中有幾十家是上市企業,其中有十幾家在海外上市,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如UT斯達康、亞信、新浪、搜狐、e龍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