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失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06:26 經濟觀察報
葉瀅/文 李驍/攝影隋建國:從798到索家村 2005年1月,隋建國搬離798的時候,在798拍攝紀錄片的小閔拍下了他搬家的過程,“那天天還真冷,有點凋零蕭瑟的感覺。”據說這部拍了200個小時的紀錄片以隋建國的搬家做了結尾。 作為最早進入798和也是最早一批離開798藝術區的藝術家,隋建國的到來和離去別有意味。 隋建國是最早進入798的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還在過渡期的“二廠時代”,他和美院雕塑系的同學就開始在798工廠內的車間里工作。 旁邊是機器的轟隆聲,這邊是倒膜車間,考上美院前就在車間工作的隋建國對這樣的環境再熟悉不過,高大開闊的空間也促成了他的作品不再受到空間的束縛,朝大尺度發展。 隋建國搬離798的原因并不是藝術家們與七星集團的爭議,當時,他工作的倒膜車間(也就是現在的唐人藝術中心)要撤出798,倒膜車間和美院雕塑系的合作也告一段落,以隋建國的個人實力,顯然無法承受巨大的倒膜工廠,沒有了倒膜工廠,他的雕塑作業也失去了空間和工作環境的支持。隋建國在索家村找到新的工作室之后,決定搬離798。 當時選擇在798工作,是由于這里方便創作的工作環境,離開,也是因為找到更合適的工作環境,這個最早進入798工作的藝術家并沒有受到多少798內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隋建國也沒有想到,2005年初搬到索家村,同樣也是創作空間的過渡期。 2005年,由于索家村藝術營被劃為違章建筑,政府勒令限時拆遷,藝術家們采取了和798藝術區相似的策略,他們通知了大量的媒體在拆遷當天到索家村現場,2005年的拆遷行動不了了之,藝術家們已經非常熟練地運用各種籌碼和不同的力量談判,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 但索家村不是798,這里的臨時建筑更不是798爭取保留時提出的“保留一個時代建筑”這樣的明確目標,某種程度上,798得以保存,是因為這里已經存在了五十多年的前東德援建項目。而索家村的違章建筑不能增加藝術家群落存在的籌碼,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在北京北邊的城鄉結合部,在一片廢品回收和修理車輛的混亂環境中存在了不到兩年的索家村國際藝術家營將被拆除。 從798到索家村,隋建國的工作環境一直都不是穩定的。現在,他應該不會再擔心創作空間的問題,他搬到了順義的一個村子里,個人工作室和住所經過一段時間的修建,現在已經可以開始工作了。 隋建國的離開,曾經被認為是798走向商業化、藝術家希望尋找新的創作空間的標志。但對于留在798的藝術家來說,更混雜的環境似乎是對人判斷力的考驗。 蒼鑫:“失重”和“失憶” 環境的變化讓最早一批進入798的藝術家蒼鑫感到“失重”。 蒼鑫和他的太太向小麗在798的料格子擁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一間領袖服裝工作室,一間川菜館,蒼鑫甚至還有一個空間是用來玩兒的——“假畫廊”。寬闊的工作室,一直排到2007年底的國內國外邀請展,2006年秋拍有八個拍賣公司在上拍他以前的作品……蒼鑫的狀況幾乎是798成功藝術家的標準像,這個和798的迅速發展幾乎同步的藝術家的內心感受卻是——“非常焦慮”。 正在體會什么是“成功”的蒼鑫,記憶深刻的卻是自己90年代的經歷。這個在80年代唱過搖滾寫過詩,90年代在北京東村和“乞丐、妓女”混居在一起的曾經的邊緣藝術家說,“我們的內心受過傷,而且傷口并沒有愈合。” 當年在東村游擊隊一樣做行為藝術的蒼鑫和他的朋友張桓、馬六明,是當地派出所格外關照的對象,“他們來了,我們就跑。”貧瘠的物質生活仿佛就在昨天,買五十斤大米,每天煮粥,“喝得臉都綠了”。 1996年,住在120元一個月租來的房子里的蒼鑫,有一年的時間幾乎沒有出門,也不想和人交流,那個時候忽然想舔東西,鐵的東西、鞋子、生活用品,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和身邊的東西交流,后來就開始做這個“舔” 的系列。 “后來才知道,那時得了病,是自閉癥。”蒼鑫說。 在蒼鑫經歷2004年以來的藝術市場快車時,他已經發現商業的力量已經讓一些東西“不純粹了”。 1995年創作的行為藝術“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是由十一個當時居住在東村的藝術家一起完成的,其中也包括蒼鑫,而2000年之后“無名山增高一米”的版權糾紛只是藝術家在面對市場時心態變化的一個信號。說到這個作品時,蒼鑫顯得不太愉快,當時創作的單純心態在后來的版權糾紛中不復存在,“簡直是烏煙瘴氣”。 從2004年開始,不斷有新的畫廊進入這個地區,來找蒼鑫的人也多了起來——畫廊、基金會、私人收藏家甚至也有拍賣公司。2004年才開始有公開的機會不那么“提心吊膽”做行為藝術的蒼鑫,忽然發現了自己的價值。 當代藝術市場的膨脹,也讓曾經自閉,“被遺棄”的蒼鑫被更多的人接納。蒼鑫很快適應了從社會邊緣到成功藝術家的角色轉變,但這樣的“愉快感覺”時間并不長,火熱的局面來得突然,他說,“感覺就像失憶了一樣”。 2005年,蒼鑫開始請助手到工作室,將他的行為藝術想法用架上繪畫的方式呈現,一方面是一些想法是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和市場的火熱不無關系。 身處798和藝術品市場的高溫中,蒼鑫忽然在2006年初覺得“自己好像上了圈套”。 一方面,他在他租來的空間里做藝術活動,比如諷刺798畫廊蜂擁而上的,他和顏磊一起做的“假畫廊”,有宣傳品,空間和畫廊一樣,但其實是畫廊的“復制品”。另一方面,他“策劃”的油畫作品出現在北京創意文化論壇的798創意工業園的展區內,成為這個區域證明自己的藝術商業活力的代表。 你擇得開什么是純粹的藝術嗎?或者說,東村時代的瘋狂和窘迫,還有頑固的藝術理想,是你現在“失重”和“失憶”的原因嗎? 蒼鑫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他點燃他的德國香煙,說,“以后還是要離開這個地方,找一個青山綠水的清靜地方,在這里太焦慮了。” 趙半狄:798里別樣的熱鬧 與蒼鑫幾乎是同時到798的趙半狄的工作室也是在料格子,是頂打頭的一間。趙半狄到這里的時候,這里都是垃圾,窗戶也是破的,現在這里的入口處懸掛著巨大的招貼,是趙半狄帶著他的熊貓去臺灣做公共藝術的公告,同時在召集同行的志愿者。 趙半狄的金色跑車就停在他的工作室樓下。 他對于游客日增的798有些不滿,平時也不常到這邊來。而他的工作室不遠處就是冷林主持的北京公社,采訪他的時候,他的個人展覽正在北京公社進行,展覽開幕的時候,趙半狄并不在現場。 與黃銳或者羅伯特積極維護798的態度有所不同,趙半狄提及798的態度有些漫不經心,他的作品都是在公共場所中完成,他不在798創作什么作品,也很少去這里的畫廊看展覽,這里的熱鬧似乎與他無關。 不過,他似乎想用自己的方式給這里來一點別樣的熱鬧,這個幾乎不怎么使用的工作室,趙半狄想拿到做一個Panda House,作為他和他的朋友們聚會的地方。就像采訪中顏峻說的,“這個地方更適合社交”。 他很少再去看展覽,用他的話說,“整個當代藝術,不管國內還是國外,都到了一個瓶頸,看似很新但是沒有新的東西,沒有新的突破,沒有新的可能性,其實是很陳腐的,而且是一個虛假的經濟繁榮。” 面對市場的繁榮所表現的矛盾心態,并不是一兩個藝術家獨有,正如趙半狄一方面希望在創作形式上有所創新,但還是會和他的熊貓在一起出現,“熊貓人”這個稱謂是他的標簽,被藝術評論和媒體承認,也成為他的固定形象。 “你會一直帶著你的熊貓嗎?” “到目前為止它是我生活的支柱,這是經濟上的問題,沒有它我就去要飯了,要是哪天我不過了,那我就不跟熊貓在一起了。”趙半狄把他的熊貓綁在頭上,自然地面對同去的攝影師的鏡頭。 這也是已經不需要通過“舔”東西來自我治療的蒼鑫仍在全世界繼續 “舔”的行為藝術的原因嗎?或者是,他們的行為因為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已經生發出新的語言?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