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警惕多寶魚式信任危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7:38 深圳商報

  最近,經過多重質量認證和銷售認可的多寶魚可以重新進入市場了。可是,如此嚴格的上市程序依然難以抹去消費者的心頭陰影,多寶魚的市場需求依然沒有回暖。

  多寶魚產地營業執照、當地政府認可銷售的證明、農業部門對產地的綠色無公害認證書、多寶魚養殖認證和近期當地權威部門出具的合格檢驗報告,五證齊全,多寶魚才會被“放行”。這當中,“綠色無公害認證書”是由國家農業部質量安全中心進行認證的,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為什么這些依然不能挽回消費者的信心?

  小病久拖不治,將會變為沉疴,本來僅需適當調養的病最后卻要猛藥來治,病人的痛苦和治病的成本都將無謂加劇。同樣道理,對市場的治理同樣也講時效。

  在經濟生活中,交易在時時刻刻進行著,那么,消費者也在不斷對商品進行著信用評級。好的市場秩序就是靠消費者選擇實現“獎優罰劣”。

  在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交易雙方的信任多是通過合作來積累。然而,當產業規模發展壯大后,大量交易將發生在陌生的商家之間,難免有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采取急功近利的手段。這種行為如果不能及時制止,整個市場信譽將逐漸毀損,進而使規范經營的商家也受牽連,這種現象被稱作“市場的失靈”。因此,市場之外的力量必須介入,以促成市場機制良性運行,保證產業健康發展。

  多寶魚廣泛“涉綠”說明,市場的自我凈化功能已經失效,需要外界援手;而外界的援手來得太遲,使多寶魚遭遇市場深度不信任。這場危機深刻說明:市場信任,建立起來很難,摧毀起來卻是易如反掌。

  這樣的事件是孤例嗎?眼下,網絡銀行的市場信任就有滑向危機的可能。

  近來,網銀失竊事件此起彼伏。2006年,北京各級法院受理的相關案件就多達十余件。據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最近發布的《2006中國網上銀行調查報告》顯示,受“網銀大盜”影響,61%的網民不敢用網上銀行;而在2005年,這一數字為50%。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各大銀行開始重視網上交易安全問題,并且也采取了相應的技術補救措施,但在責任分擔上,除了勸誡用戶小心再小心之外,銀行一直沒有表現出解決問題、分擔損失的誠意。

  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網銀用戶數量接近4000萬,為2005年的兩倍。也正如此,對網銀的評價,無論好壞,都將得到快速傳播。因此,銀行的消極造成的負面影響被大大擴散,當然,最佳的補救機會也就在眼前。

  市場之外的力量不應再猶豫了。從技術層面而言,網銀安全問題無法根治,只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較量。在這種情形下,銀行不敢輕易承諾,僅靠他們的力量也是不夠的。行業監管機構應牽頭,建立“保證金”類似制度,以聯合的力量對抗風險,也可以引入商業保險機構,設計相應的險種,借助社會力量降低損失,增加用戶信心。總之,如果繼續讓用戶獨自承擔風險,網銀也會像多寶魚一樣,要花上更大代價去贏回人們的信任。

  (作者:胡蓉)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