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剛
當前,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而作為公益事業的主力軍,企業應該通過哪些社會活動為企業以及公益事業謀取利益?企業怎樣有效地通過公益事業來擔當社會責任,這不僅是企業自身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必須考量的問題。
在由公益時報和香港樂施會推出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之五———“企業參與公益事業的途徑與策略”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三大誤區正在影響中國公益事業的整體推進。
誤區之一:注重“輸血”而忽視“造血”
據國內一家專業調查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在被訪的200余家企業之中,有95%以上的企業家認為捐款捐物就是公益事業;有99%以上的企業家不了解公益事業尚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而與這組數字相對應的,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向落后地區的小學捐款、給貧困家庭的母親資助、向無錢就讀的大學生解囊等中國企業最常做的公益活動。
中國企業在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方式上,過于關注資金的投入,對其他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遠遠不夠。而這種“輸血”式的行為只能“治標”,遠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這是清華公共管理學院NGO管理所所長鄧國勝所持的基本看法。
其實,在這一領域中,跨國公司已經在改變以往企業捐贈的傳統公益模式,走向公益創投、慈善創投,更加注重強調在技能方面提供相關的培訓。如GE公司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和方案為中國的能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做出貢獻;飛利浦在云南歷經3年多建立了10所醫療站,培訓了300名鄉村醫生。
與“輸血”的短期行為相比,“造血”具有長期性。據了解,目前,外資在國內一個“造血”性的公益項目的投入時間平均超過3年。而它代表了未來企業參與公益事業的一個發展趨勢。
誤區之二: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自身特點
貢獻愛心,奉獻社會,正在成為中國廣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一種行為準則。這本無可非議,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目前不少公司在參與公益項目時,不考慮本身特點,盲目跟風模仿,愈演愈烈。
這兩年,看到跨國品牌資助養老院、幫扶弱勢群體,并獲得社會廣泛認可,一些企業心里就癢癢,而在未能看懂這些國際品牌參與此類公益活動的深層原因之時,便不顧一切采取相同行動。這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社會目的,反而糊里糊涂地玩了一把“燒錢”的游戲。
麥肯錫咨詢公司陳宇廷分析認為,出現這一尷尬的局面,一方面說明中國公益事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政府部門在公益項目的推介上缺乏對參與者的具體指導;另一方面公益項目沒有建立一個客觀評估,導致參與者惟有依靠感覺去做判斷與選擇。
事實上,跨國企業在參與公益事業時非常具有針對性,所參與的公益活動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輔相成、與企業的所在領域順應順接。而企業最擅長做什么,可能在這方面恰恰對公益事業有所幫助。
BP、殼牌是全球石油超級巨頭。從上個世紀進入中國以來,一直在社會與公眾樹立維護中國環境的良好形象。前者開展了致力于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教育行動”,后者量身打造了鼓勵設計并實施環保方案的“殼牌美境行動”,都在社會與公眾中產生很好的反響。
誤區之三:參與公益事業等同履行社會責任
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由于企業參與很少,公益事業難成大氣。而中國市場開放后特別是在入世以來,受到海外企業的影響,本土企業開始積極參與公益事業。而這其中不乏有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把做公益事業當成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歐姆龍中國總部CSR部長賈寶波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出現的這一現象,當年歐美也經歷過了。這些制造企業對身邊與自己相關聯的事情并不十分關注,而把很大精力都投入在慈善活動上,一味熱衷捐贈。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歐美國家的企業開始逐漸意識到,作為經營者,遵守法律法規是首要的,如營業法規、環境法規等。同時,對其它與生產相鏈接的人與物,也都要予以關愛。
至上世紀80年代起,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按照一套完整的社會責任體系在演繹,其核心內容由三大方面組成:一是遵守基本法律,注重質量,善待員工;二是對企業所在的社區承擔一定責任,大力支持所在的社區發展;三是保護全球環境與自然資源;四是參與一些慈善活動,支持公益事業。
目前,在海外一些經濟發達國家里,對捐款企業要做出一個總體的評估。而這些評估指標與社會責任的那幾個方面正好一一對應。通俗講,若沒有做好就不能以慈善為名進行捐款,甚至是被認為是用不義之財搞偽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