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孫凱:上級的安全感和下級的安全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3:21 國際航空報
孫凱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舉國曾為要不要修改憲法使公主能繼承皇位而爭議不休。由此念及中國幾千年封建史,歷朝歷代,亦從無女人從父親手中得以繼承皇位之事發生。皇帝若無兒子,或傳位給弟弟,或傳位給侄子,即便女婿也行,再不然就出些損招,把別人的嬰幼兒或偷換或暗搶來,冒充自己的孩子撫養,再傳位給他。反正似乎從君到臣,沒誰覺得能把大位傳給公主。由此看來,中國人對女人真是不夠平等。由此看來,女人想讓男人主動把權力交給自己是不大可能的,即便這男人是你爹也不行。 但中國封建史上,卻有過3段女人長時間獨掌皇權的歷史。在這3段歷史中,3 個女人干得都挺不錯,風頭不比現在的英國女王之類的差。男人們也都服服帖帖、忠心耿耿,可見男人們對女人掌皇權的現實還是能接受的。但女人首先得靠自己的努力拿到權力。 從這3段歷史來看,女人奪權的路徑是完全一致的,可見這是惟一可行之路,那就是:首先,靠自己的身體迷惑住一個手握皇權的男人,從而躋身最高殿堂;其二:要保證自己的身體能產下一個男孩,并保證他成為儲君;其三就好辦了,當所依附的男人故去,兒子成為新君,這時,女人以老娘兼老政治家的身份,就一通百通、一順百順了。 為女人開創這一奪權模式的是呂太后。《史記》十二本記、三十世家、七十列轉中,惟一被單獨列轉的就是劉邦的這位戰友兼伴侶。呂后不是劉邦的第一位結發妻子,也不是劉邦后期最寵愛的女人,但與劉的第一個妻子相比,她家庭條件好,長得漂亮,又極聰明能干。劉亭長當年無權無錢一混混,又娶了個村婦在身邊,被呂后的爹白送個漂亮聰明女兒,自是感覺不同。與劉邦后期所寵愛的女人相比,呂后在漢朝奪取天下的征程中長期在斗爭一線,有豐富的功勞、資歷和斗爭經驗。 但就是這樣一個身份特殊、資歷超群的女人,人生中也是頗多風險,一直到死也活得提心吊膽。 呂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機是她男人劉邦帶給他的。 劉亭長到快死的時候了,突然要換太子,說呂后生的孝惠不像他,年輕漂亮的戚姬生的如意像他,要以如意換孝惠。如果真換了,那劉邦死后作威作福的可能就是戚姬了,呂后以老資格掛個名譽職務享福也就算了,如果胡說亂動,那最后被做成人彘的還不知道會是誰呢。 呂后上竄下跳,以理諭人、以情動人,靠一幫在戰斗中解下了情義的老臣子力爭,終于渡過了這第一次危機。 劉邦死,孝惠帝當然繼位,這應該是呂后撥云霧而見天日、自己當家作主的好日子到來的時候,但呂后卻把這視作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危機。《史記·高祖本記》載:劉邦死了四天后還密不發喪。原因是什么呢?呂后跟她的寵臣審食其商量說:這些將領們以前和皇帝一樣是平民百姓,后來北面稱臣,經常流露出不滿意不服氣的樣子,現在要侍奉年輕的新皇帝了,肯定心里更不服氣。如果不一次把他們全都滅了族,天下就安定不了。 也就是說:呂后準備在孝惠正式登臺前。把功臣們一次全滅了,才會心安。與其說這個思路和后來的朱元璋如出一轍,不如說朱元璋就是從呂后這里得了真傳。呂后在幫劉邦滅功臣方面一向是當機立斷、毫不手軟的。劉邦手下最具軍事才能的兩員大將里,韓信是呂后一手給滅了的,劉邦得知后都“且喜且憐之”。彭越被劉邦廢了梁王之位,流放四川。路上遇到呂后,彭越以為跟領導老婆訴訴苦,一同吃過苦的呂后會幫他美言美言。呂后滿口答應,又帶他回去,跟劉邦說:彭越這樣的壯士,流放到四川,后患無窮啊。于是指使人再誣告彭越謀反,然后把彭越滅了族。 在這關鍵時刻,有人通過審食其勸呂后說:如果真的這樣做,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率領10萬大軍現在鎮守滎陽,樊噲、周勃率領20萬大軍正在平定燕地和代地,如果他們聽說皇帝駕崩了,諸將都將被殺,肯定合兵來進攻。那時候大臣們在朝廷叛亂,諸侯們在外面造反,覆亡的日子就舉足可待了。呂后這才打消了盡滅功臣的念頭。 呂后的第三次人生危機發生在惠帝死后。惠帝一死,呂后執政的合法性就有了問題。所以發喪時,太后只是干哭,沒有眼淚。《史記·高祖本記》載:留侯張良15歲的兒子張辟強任侍中,他對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這一個兒子,如今去世了,太后為什么只干哭而不悲痛呢?是因為皇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太后顧忌你們這班老臣。如果您請求太后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二軍,并請呂家的人都進入宮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權,這樣太后就會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就能夠幸免于禍了。陳平照張辟強的辦法做了。太后很滿意,才哭得哀痛起來。 從呂后的后兩次人生危機來看,統治者對被統治者之間,被統治的命運操在統治者手中,動輒可能被滅族,但統治者之所以常常要把別人滅族,是因為此人的存在讓統治者沒有安全感。被統治者起來反抗,往往也是因為安全感蕩然無存。如果相互在安全感和權力上有一個大致平衡,大家就能相安無事。 其實好些反叛的臣子,并非就是一意想反,比如吳三桂的反清,就是一步步平衡被打破的結果。他兵權在握,皇帝心存疑慮,難以安睡。但若交出兵權,又可能隨時成為被宰的羔羊。這種分寸的拿捏,往往已非人力所為,只能靠天意了。 呂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機之所以和平渡過,是因為將軍們兵權在手,有所制衡。呂后的第二次人生危機之所以和平渡過,是因為老臣們交出了兵權。這個交和掌的時機,又和呂后的年紀、心態、大勢密切相關。有時候,交就對了,有時候,交了權就可能交出了性命。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