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破產法要堵腐敗黑洞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7:19 新京報
近日,深圳中院一名副院長、三名庭長、一名退休法官先后被雙規或逮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幾位法官都曾在該院破產庭工作過,而破產庭的三任庭長裴洪泉、蔡曉玲、張庭華更是悉數落馬。這些法官落馬與其曾經審理的國企破產案件有著直接的關系。(《民主與法制時報》11月7日)這并不是偶然的事件,而與我國舊的破產制度設計中的“腐敗黑洞”密切相關。在新破產法已經由人大通過但尚未正式實施、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正在緊鑼密鼓起草的節點上,反思這些“腐敗黑洞”對于完善我們的破產制度設計,加強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制約應該有所裨益。 首先,我們應當再次明確這樣一個理念:破產是市場主體合法、順利退出市場的權利,而非有關部門或機構恩賜的“資格”。 因此破產制度設計的出發點應當是一視同仁地對待虧損企業,確保這些企業順利退出市場,同時保障有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但在原先的制度設計中,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退出市場的機制卻是不同的,對國有企業采取的政策性破產“待遇”更優厚,“條件”更誘人。更重要的是,不少以破產為名的“改制”,往往成為國有資產流入個人腰包的“遮羞布”。 不少虧損的國有企業都想搭上政策性破產這班船,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政策性破產有了名額的限制,而這些“寶貴”的名額正是掌握在破產庭法官的手中。退出市場的權利被人為演化成有限的“資格”或“名額”,造就了權力尋租的空間,這就是舊破產制度設計中的第一個“腐敗黑洞”。 其次,我們應當高度關注破產清算組和破產管理人這個特殊的群體。1986年的破產法規定,清算組成員由法院從企業主管部門、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專業人員中指定,清算組組長由法院在清算組成員中指定。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債權人會議對清算組很難行使監督權,從而使整個清算過程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即使清算組行為不當,造成破產財產損失、破產成本過高或侵犯了有關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出現了地方保護主義,債權人或投資者很難追究清算組的責任。清算組掌握了破產企業的生死命脈,權力很大,約束卻很少。破產程序中,破產清算組這樣一個“法力無邊”的角色,惟一需要搞好關系的對象就是破產庭的法官,因為自己的飯碗掌握在他們的手中。讓不讓你參與破產案件,擔任破產清算組成員,直接決定了你的收益。而現實中這種角色上的錯位以及原先制度設計中債權人監督的乏力,使得不少破產清算組成為獨立的利益群體,甚至為了自身的利益淪為少數法官忠實的附庸和牟利的工具。這就是舊破產制度設計中的第二個“腐敗黑洞”。 挖掘并徹底堵住這些“腐敗黑洞”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依賴于權利對權力的監督,而不僅僅是權力對權力的制約。筆者建議在新的企業破產法規中強化相關的制度設計,通過擴大破產程序中當事人處分權對法院干預權的限制,從根本上減少法官濫用權力的機會;通過合理配置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法官的程序控制權,構成訴權與審判權相互制約的機制。我們期待最高法院在起草破查管理人指定和報酬確定辦法等司法解釋時,能夠充分分析深圳中院三任破產庭庭長落馬背后的制度原因,防止“腐敗黑洞”在新破產法的實施過程中陰魂不散。 □胡健(北京公務員)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