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建設節約型社會:撿回修修補補的習慣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3:29 第一財經日報
鄭也夫 記得20多年前,北京幾乎每個商業中心都有一個大型的“綜合修理部”。在那里幾乎可以修理一切物品。大多數居民都不止一次光顧過那里。現在它們已經全無蹤影。我們還能看到的唯一修理行當是街頭合二為一的修鞋與修拉鎖攤。 修理業是在市場經濟中過剩的產銷和其觀念的夾擊下消亡的。過剩的產銷不必說了。其觀念則既包括喜新厭舊的時尚觀,也包括制造比修理更經濟的觀念。我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時候,我們如饑似渴地傾聽和傳播西方,不,準確地說是美國的種種信息。我們被告知,在那里是沒有修理業的,修理太昂貴,而買件新東西很便宜,傳經者還舉了很多例證來說明。當時的感覺是“洞中才數月,世上已千年”,是窺見了新世界的生活方式。你想,西風如此強勁,其東渡之時,中國的修理業還不摧枯拉朽? 但我輩畢竟是過了漫長的窮日子,節儉深入骨髓的人。于是在拉桿箱的轱轆或不銹鋼鍋的塑料把手壞了的時候,仍舍不得遺棄,慨嘆沒有了綜合修理部。 與此同時,在文化的領域,我們也度過了最初遭遇西方文化時的休克期,開始反省他們的主流文化,并聽到人家社會中批評主流價值觀的聲音。 舒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1973)中說:“既然消費只是人類福利的一種手段,目的就應當是以最小的消費求得最大限度的福利。”那么,一個箱子是完好的,只是轱轆壞了,為什么不能修理呢?為什么已經沒有地方可以修理了呢? 中國社會不恰恰是人力過剩且便宜,而自然資源不足嗎?修理不是可以使一些人就業上崗嗎?反對者會說:那也會使制造業收縮,從而使一些制造業工人下崗。但是既然“修理比生產使用更多的人力”,修理替代了一部分生產,總計下來應該是增加就業的。修理對消費者來說,也肯定更便宜。如是我們為什么聽任自己的修理業衰落呢?為什么不去振興它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舊交鋒的時代。“新”占上風的時間已經不短了,現在應是“舊”回潮和復辟的時候了。現在的舊貨市場不是風頭正健嗎?我記得賈平凹說過:他喜歡穿舊衣裳,新衣裳穿著不舒服,他常拿新衣裳和朋友換舊衣裳。別人的舊物尚且舒服,自己的東西如果合用,用的年頭越多,應該越有感情。年頭再久些,同時期的商品如果都退場了,它便可以在滄桑中顯露個性了。 話說遠了。本文直接想說的話非常簡單:撿回修理的習慣,東西壞了能修就修,促進社會上多種修理行業的復蘇。(作者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