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主的工會才能真正談判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 11:11 南方都市報
何三畏 央視本周播出的一期《新聞調查》,題目叫《走向談判的中國工會》,講的是南京外企工會組織跟資方談判工資的事情。令我很感動,也有所教益。 一個人所共知的尷尬背景是,許多外資企業在中國沒有工會。著名的全球性企業沃爾瑪進入中國十年了,前不久有了職工自己選舉的工會,成為中國媒體的大新聞。工會的合法存在,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成果,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法律都明確規定了工會的存在和職能。所以,我們可以說,沃爾瑪在中國過去十年沒有工會,以及目前仍然有眾多的外資企業在中國沒有“真正的工會”,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相當“負面”的形象。 南京正在著手改變這一形象。近年來,南京市總工會放手在外資企業里成立職工選舉的工會組織。為提升工會的素質,總工會已經舉行了30多次1000多人參與的培訓。這是非常值得贊賞的。我們可以這樣設想,這樣的工會產生方式,由外資企業的“職工自發選舉的工會”推進到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只是一個邏輯順延的過程。《走向談判的中國工會》里一位工人說得好:過去的工會干部是上級委任的,它當然向上級負責;只有由工人選舉并向工人負責的工會才叫工會。這一點不必諱言,否則,我們就不能理解央視這期《新聞調查》的新聞價值了。 或許有人擔心中國工人沒有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與資方談判的素養,不能想像放手讓他們成立自己的工會。這也難怪,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政治理論里,勞資雙方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工人與資本家沒有什么好談的。工人只有反抗,而從消極怠工,損壞機器到罷工游行,直到武裝推翻,被認為是工人斗爭惟一的路線。 但是,南京的這幾家企業里由職工自發選舉的工會卻不是這樣。他們的“調和能力”,如果你愿意承認,不妨說“給我們上了一課”。由不承認過去的“工會干部”產生方式開始,到自發選舉自己的代表,在他們中間,很快就形成意見領袖,而這些領袖很快就在具體的工資斗爭中上路了。 說實話,在這個高速增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作為一個“最宜投資”的廉價勞動力國家,外資也好,內資也好,資本是得到了超額利潤的,但工人的利益并不見得得到了相應的增長。而我們的社會輿論,差不多也已經驗明正身,認為草根階層存在所謂“仇恨心理”。但是,南京外資企業的工會在談判過程中,并沒有表現出這種心理,或者說他們很好地克服了這種心理。他們是理性的。他們采取“議會斗爭”,提出合理要求。當一位外資老板決定該年不漲工資時,他們沒有像傳統理論所預言的那樣搗亂和破壞,而是搜集企業的財務情況,耐心地談判,最后還真的爭取了勝利。他們會談判,也會妥協,甚至還要更加“做好工,爭取談判的砝碼”,進而,他們希望企業不斷繁榮,以便自己的利益獲得持續的增長。相比之下,在工人連跟資方談判的渠道都沒有的傳統企業,大門口那一條“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標語不僅是白搭,甚至是一個諷刺。沒有對等的權利,憑什么有跟你共榮恥的義務。 一個社會階層,只有登上了能跟任何主流階層平等議事的談判桌,才意味著它的獨立。而談判是消解一切社會矛盾的必要手段,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一定得經過這種談判的操練。 雖然僅僅談判工資還不是工會職能的全部,但還是應該說,目前南京那幾家外資企業的工會已經表現得很好了。其實,自發產生的工會一開始就能有這樣的表現,應該并不意外。因為工會本身,既符合基本人性也符合基本人權,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情,只要不受到外部阻撓,就會自然生成。如果你不急于求成,甚至培育它都是多余的,就像池塘里只要有足夠的水,以后就會長出魚來一樣自然,如果你不向它里面加敵敵畏的話。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