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舉報能否擠干數字水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06:48 人民網—人民日報
8月17日,國家統計局宣布,統計違法舉報受理中心啟動,將擔起受理統計違法行為舉報,查辦、轉辦、督辦重大統計違法案件的重任,以遏制目前統計工作弄虛作假的現象。 成立舉報受理中心進一步表明國家統計局打擊虛假統計的決心。然而,人們也有一些擔心:通過郵件、電話舉報造假者,能否擠干統計數據的“水分”? 近年來,統計造假事件并不少見。今年上半年,各地統計出來的GDP比全國高出8000億元。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指出,有的地方在一些彈性系數上做文章,有的地方對數據“取高不取低”,“浮夸”現象是造成地方GDP平均值高出全國GDP數值的重要原因。 由于GDP、財政收入等數據是干部考核的主要依據,有些地方領導便打起了“數字造假”的主意,使“泡沫GDP”政績頻頻出籠。個別地方甚至到了“要什么數字,就有什么數字”的程度。虛假的政績、“注水的GDP”不但影響了經濟分析,妨礙了決策,也損害了國家形象。 一些干部之所以無視統計法的存在、隨意造出統計數字,除了期望“數字出政績、數字出干部”外,還有“對上不對下”的思想在作祟。安徽省原副省長、貪官王懷忠有句“名言”:“能不能上,關鍵不是讓百姓看到政績,而是要讓領導看到政績。”王懷忠們正是抓住了國家統計局對地方統計部門鞭長莫及的疏漏,才敢如此的明目張膽。 為了杜絕統計造假現象,國家推出了加快統計體制改革的系列措施。從著手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到成立統計違法舉報受理中心,向社會公布舉報信箱、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不僅從法律制度上、組織機構上給予充分的保障,還為普通群眾提供了監督統計工作的便利途徑。 小小的舉報電話不僅是加強群眾監督的重要方式,還承載了公眾的諸多期待:能否以此為線索,發現更多的統計造假案件?能否加大執法力度,對數字造假者從嚴處罰、公之于眾,使心存僥幸的官員們不能造假,不敢造假?能否在各省區市也建立相應的統計違法舉報中心,更好地從制度上、組織上堵住數字造假的漏洞? 當前,生態環境、節能降耗、生活水平、居民安全感等指標,也納入了領導干部的指標考核體系,有的還要“一票否決”。這些數字的統計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最后匯總到統計部門,怎樣才能保證這些數據的可靠與真實,同樣值得關注。 在一些地方,環保、節能、居民安全感等指標開始定期向社會公布。有的地方群眾滿意度、居民安全感指數非常高,和群眾的實際感覺有很大的出入。看來,除解決傳統的GDP、財政收入、人均收入等經濟指標“注水”外,也要防范新的“注水數字”。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