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流氓文人之娛樂精神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 13:43 財經時報
罌束 “我是流氓我怕誰”,王朔當年的吆喝,甚是吸引了不少的哄客。而今天流氓艾與朱大可的漫罵,卻沒有激起大的反彈,究竟是讀者的欣賞水平提高了,還是博客究竟不是嚴肅的“斗爭平臺”?可能這最多只是發泄一下個人恩怨,也就形成不了大的影響,反而對形象宣傳是一負面作用,這的確是一件尷尬的事。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還是有些道理,人小的時候,不管不顧,說一些出格的話和事,往往會讓人佩服他的勇氣,可人年齡一大把,才搞一些噱頭,總感覺有些不雅。 所以韓寒可以在網上大罵白燁,甚至大揭其老底,并不惜筆墨進行人格上的攻擊,讓白燁幾乎沒有還手之余地。因為只要白燁一出招,就被網民棒喝,說是他不懂2006寫手們的語言游戲,還談一些責任、文學究竟是什么等嚴肅話題,整個是一土鱉,讓聽者很不是滋味。于是白燁只好偃旗息鼓,把博客關閉,剩下韓寒風光無限,繼續與徐靜蕾在網上調情,大談什么生活瑣事,還被當作文化英雄和斗士。成名漁利,兩者相輔相成,這就是商業社會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娛樂精神。 不過,讓人惋惜的是,他們的風頭在短暫的媒體喧嘩后,就暗淡了下來,網絡所能給予我們的商業支持平臺僅是如此曇花一現,這可能就是博客時代的“成名”模式。 每個人可以用夸張的漫罵方式在短時間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但卻無法建立起個人品牌,使得后來者叫苦不迭,更有跟進者不過是拾人牙慧,網絡的進化法則就是那么簡單。“我創新故我在”。所以艾未未大罵崔衛平等學者的博客不但沒有引起效果,還招來朱大可的臭雞蛋。 同樣是向嚴肅和學術“權威”挑戰,受到的待遇卻截然不同,看來罵人的場合和語境是多么的重要。 想當年王朔的折騰,才是開了時代的先河,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文藝腔中,他的痞子行為突然讓人看到了人性的春風,于是這種顛覆主流的行為才受到了無數人的景仰,他才可以積累起個人品牌。眼看人氣下滑時,他又與金庸叫板,讓他再次挽回了地位。如今,人人都以痞子自居,嘲笑嚴肅時,他卻嚴肅起來,再次保住了自己的江湖地位,這就是名氣和品牌的差別。 所以,無論韓寒如何使出渾身解數,最多不過是受到網民的幾句夸獎而已,要躋身嚴肅文壇談何容易,更不用說改換“旗幟”。 艾未未本來擁有不錯的口碑,這幾年可說是在藝術界、文化圈、地產圈通吃,可他卻為了維護所謂的娛樂精神,也就是徐靜蕾、韓寒精神,把好好的一個“批評討論會”搞成了一個漫罵會,讓很多學者大跌眼鏡。他也因此被大揭老底,還換來流氓艾的稱呼。 按說他的路見不平之舉應該得到贊許,結果卻使他的形象受損。看來,“漫罵成名”并不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什么時候說什么樣的話才至關重要,這就是場景置換學,所有以當流氓自居的文人看來都需要閱讀一些歷史書籍,不至于總是重復別人,結果還把原來的名氣賠了進去,真是不符合經濟學原理。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