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新時評:誰來保障中國公眾的用藥安全?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 18:0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一身牛仔獵裝,肩扛玩具長槍,滿臉天真笑容——照片上的六歲哈爾濱小姑娘劉思辰惹人喜愛,然而她的生命卻因一次常見的感冒,用了一種叫“欣弗”抗生素藥物而定格。捧著女兒《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的父母悲痛欲絕,他們發出憤怒的疑問——誰來為這一藥品不良反應事件負責?誰來保障我們的用藥安全? 截止到八月五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使用安徽華源“欣弗”不良事件報告數八十一例,其中有三例死亡。而這與造成多人死亡的“齊二藥事件”只有僅僅三個月。人們在震驚、憤怒之余怎能不擔心自己的用藥安全。 中國的普通老百姓,近年來一直在為藥價高、看病貴發愁,而接二連三的假藥、劣藥和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又給添了新的煩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上個月新完成的一項有八百二十七人參與的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七十二的被訪者為藥品安全問題頭疼;近九成的人開始擔心“會有類似問題發生”。 一些原來堅信“大藥廠肯定比小藥廠讓人放心”的人在“齊二藥事件”之后表示,“連大藥廠都不信任了”。 人們有理由不信任。因為無論是“齊二藥”還是“安徽華源”都是大藥廠,無論“亮菌甲素注射液”還是“克林霉素注射液”都通過了“國家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準”字號藥品。各種質量認證證書,無不明白無誤地告訴患者:這是“正規藥廠”生產的放心藥品。然而正是在這種“信任”之下,十幾條鮮活的生命消逝了,消逝在“正規藥廠”的招牌下。 其實,齊二藥事件應該已為全國醫藥企業敲了一次警鐘,更是對藥品監管部門的警醒。國內輿論曾明確指出:身負公共責任的政府部門必須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從藥品審批、生產源頭全面檢查轄區內的企業是否真正合格,切莫讓攸關性命的藥品安全監管形同虛設,別讓齊二藥的悲劇重演! 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并沒有汲取教訓,悲劇再度發生。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承認,“問題出在生產工藝上,公司在使用新的消毒柜時消毒時間上縮短了一分鐘。”這明顯違背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作為監管部門檢查標準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如果形同虛設,嚴格監管法規制度就成了空話,肩負著維護用藥安全重任的藥品監管部門就有失察失職之嫌。 有專家認為,當地政府對齊二藥監管不力,致使法制防線崩潰、監管失守,查處難以進行,案件敷衍了事,犯罪分子愈發有恃無恐。 齊二藥事件的責任最后推給了“藥廠改制”,官員中只有黑龍江省藥監局副局長陳淑蘭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人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對“欣弗”生產源頭進行追究、整頓,嚴查廠家藥品生產是否科學嚴格合理;同時認真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民事、刑事責任,如生產過程有嚴重違規、違法者,將吊銷其生產許可證,嚴懲不貸。希望相關部門從自身找原因,追究監管責任,理順藥品監督管理體制,從源頭上把關,杜絕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讓老百姓能有起碼的用藥安全和生命安全。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