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從發廊女茍麗說起:不均權難共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1日 02:20 經濟觀察報

  -笑蜀 資深評論人

  報載,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擬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以緩解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讀到這個消息,我想起了發廊女茍麗的故事。

  家處西北窮困山區的茍麗,一年種地收入總共不過2000來元,只能勉強維持家用。而
一次婚宴,就讓她欠下三萬元債務而且包括部分高利貸。全家不吃不喝至少十五年,才可能還清債務。無奈,茍麗夫婦只好選擇了移民,跟一億三千萬農民工一樣選擇到大城市,尋找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非法生存是茍麗夫婦進入大城市之后的基本生存狀態。但這并不是他們的初衷。最初,茍麗夫婦力圖通過合法勞動來換取自己的生存資源。但出乎他們的意料,此路不通。“一開始,茍麗在一個服裝批發市場找了份月薪300元的工作,陳小林在一家工廠找了份月薪350元的工作。夫妻倆算了筆賬,房租50元,其他費用最省也得100元,一年下來只能落下5000元左右。‘債什么時候才能還完啊?’”

  逐水草而居是所有活物的天性。既然合法的雇傭勞動水草匱乏,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急于突圍的茍麗夫婦不能不另做打算。丈夫陳小林辭掉工作借錢買了輛舊

摩托車,跑起“摩的”生意。記者沒有告訴我們“摩的”生意的收支狀況,只是告訴我們跑“摩的”很累。但從茍麗寧愿背著丈夫主動跳進賣淫火坑這樣的決斷來看,跑“摩的”不止是“很累”而已,收入也應該非常微薄,以至讓茍麗徹底失去了耐心。非法生存就這樣發端。

  茍麗夫婦的收入略有增長,但風險成本也隨之節節攀升。星級賓館的性服務早就是半公開的,盡管也屬于典型的非法生存,但因其服務對象往往是社會上流階層,所以有或明或暗的法外保護而頗具安全度。面向弱勢群體的性服務就沒這么幸運了,弱勢群體不可能付得起高昂的保護費,因此必然構成選擇性執法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茍麗未能幸免,很快就在“嚴打”中被抓,被收容長達4個月。城市生活非但沒有改善茍麗夫婦的生存狀況,反而雪上加霜。為此,與妻子重逢僅一天的陳小林只得改去“水草”較豐的北京打工,留下來的茍麗則只能重入賣淫火坑,并最終覆沒。

  通過茍麗夫婦沉浮軌跡的回顧,不難看到茍麗夫婦的生存空間是多么的窄。合法的雇傭勞動不是他們的出路,非法生存則更是他們的死路。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是當下政府改革的主題。而政府公共服務的首要對象,應該是像茍麗夫婦這樣最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弱者。他們正是因為缺乏自我保護,在面對強勢的資本時力量完全處于劣勢,單靠個體自身根本沒有跟強勢資本討價還價的資格,往往只能被迫接受強勢資本的單邊協議,而這種單邊協議對像茍麗夫婦這樣的弱者顯然是絕對的不公平,勞動力價格和福利水平甚至低于生存底線。要求一個比較公正的勞動力價格和福利水平,沒有一個有利于勞工權益保護的法治環境是不可設想的。而眾所周知,建設這樣的法治環境尚任重道遠。這種情況下,像茍麗這樣的弱者要么只能聽任強勢資本的宰割,徹底放棄突圍的人生計劃;要么狠下心來,拒絕雇傭勞動,成為個體勞動者。

  但是,大都市并沒有給茍麗夫婦騰出任何從事合法個體勞動的空間。對像茍麗夫婦這樣既無特殊技能又無資金的弱者,城市管理者事實上只給他們提供了惟一一個合法選項,那就是接受資本雇傭。除此而外,幾乎所有可行的選項都是非法的。一無所有的茍麗夫婦只能作城市苦力。但苦力又恰恰為城市管理者所深惡痛絕。盡管城市的就業空間,尤其是底層人民的就業空間越來越小,自由勞動自謀生路原本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個最佳選擇,但底層人民的生計似乎沒有大都市表面上的繁榮和光鮮來得重要。于是,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對底層人民的自謀生路設置了盡可能高的門檻,甚至干脆趕盡驅絕。城管如刀俎、個體勞動者如魚肉的景致,便像一部沒有尾聲的連續劇,不斷在所有大都市反復上演。自由勞動自謀生路的風險成本因此高到極致,收益則降到極致。這種情況下,陳小林必然跑黑摩的,而且必然入不敷出以至讓茍麗絕望,讓茍麗鋌而走險。

  城市形象高于底層人民的生存權,這種現象在“以人為本”已上升為社會主流話語之當下不僅仍然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其怪誕程度超出了人的想像力。正是這種怪誕,徹底堵死了底層人民除接受資本雇傭而外的其他的出路,徹底葬送了茍麗夫婦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自身命運的可能性。

  這里我們看到,像茍麗夫婦這樣的底層人民,他們的貧困不僅是勞動技能和物質財富的貧困,歸根到底是權利的貧困。正是權利的貧困,使得他們在進入城市社會時,在面對強勢階層時,沒有任何權利庇佑,沒有任何屏障使他們能夠防范來自四面八方莫測的風險。接受合法的雇傭勞動,逃不脫資本的敲骨砸髓;拒絕雇傭作個體勞動者,又逃不脫權力的圍追堵截。怎么選擇都是錯,怎么選擇都無法突圍。強者愈強而弱者恒弱,生存資源的配置格局如此頑強,似乎不可撼動。

  因此,當弱勢群體的苦難終于導致社會生態失衡時,當社會公正終于成為我們再也無法回避的問題時,當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不得不關注弱勢群體的救濟,我們切不可把我們當施主,而把弱勢群體當我們的施舍對象,只側重如何從強者的殘羹剩湯中舀幾勺子倒給弱者。弱者原本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經濟上自立。他們現在之所以做不到這一點,不是懶惰和無能,而僅僅是因為權利的貧困。他們既缺乏與資本談判的權利,也缺乏自由勞動自謀生路的權利。這最大限度地加劇了他們的生存風險,抬升了他們的生存成本。

  這就是說,弱勢群體最需要的救濟,不是物質層面的救濟,而是權利上的救濟。權利創造機會和財富,創造尊嚴,沒有權利就沒有一切。權利的貧困才是終極意義上的貧困,最可怕的貧困。物質意義上的兩極分化其實不是問題的本源,物質意義上的兩極分化只是果,權利意義上的兩極分化才是因。要抑止兩極分化,根本的突破口是改變傳統的權利結構,只有改變傳統的權利結構,才能改變傳統的利益結構,包括傳統的收入分配秩序。第一優先無疑是弱者的權利保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僅僅從物質財富的分配角度來解決兩極分化,只能在一時一地起作用;必須通過均權實現富裕,通過均權基礎上的共同富裕,實現社會的均衡和和諧。這,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之道。

  此種長治久安之道無疑很艱險,很曲折,但是,舍此我們別無它途。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