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自由的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2日 10:11 解放日報 | |||||||||
在《市場演進的故事》一書中,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約翰·麥克米蘭帶著我們從古代的希臘走到今天的紐約,從中國的土地承包跨越到互聯網上的拍賣創新。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之中,作者讓我們窺探到了人類行為和財富創造背后的秘密。 市場是生而自由的。在麥克米蘭教授看來,只有“當事人可以自主決策”的交易才可以稱得上是“市場交易”。自主決策意味著選擇、競爭、自由,同時也代表著對壟斷、強
保證人民的經濟自由是現代國家的基本義務,但這種保證卻經常面臨兩難。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看到,專制君主經常隨意奪占民眾的權利,盤剝私人的財產。于是他們提出,用憲法來捍衛公民的基本權利,用民主代議制來約束最高統治者的行為。但是現代學者發現,問題遠比當初設想的復雜。一方面,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高度復雜性,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需要政府的保護和積極干預。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流動的不暢和集體行動的困難,公眾可能成為雜亂無章、缺乏統一行動的烏合之眾,而某些擁有一致利益的小團體則可能發出超出自身比例的聲音,俘獲權力機構,并以各種借口剝奪其他人的經濟自由。 相似的保護與剝奪,不也經常上演嗎?書里書外都有不少例子:為了保護本地市民的就業崗位,大城市可以通過各種措施限制外來人口的務工范圍;為了維持行業市場的高額利潤,居然由監管機構出面組織產業同盟,統一保險費率,消除價格競爭…… 生命也好,愛情也罷,在詩人筆下,都是自由的陪襯。其實,絕大多數民眾不過是希望耕種好自己的田地,收獲自己的報酬,保留原本應該屬于自己的選擇。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不就是一部解放人民的經濟自由的歷史嗎?包產到戶讓農民獲得了挑選、培育和處置自己的作物的自由,城市改革讓各種生產要素流動起來,企業家可以自由創業,畢業生可以自由擇業,顧客可以自由挑選產品,我們的生活才因此變得五彩紛紜、豐富絢麗起來。 不久前,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德懷特·帕金斯來到清華大學演講。這位對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史研究頗有造詣的老者,無限感慨地回憶起自己在上個世紀70年代來到中國時的經歷。當時他去蘇州訪問,在欣賞江南秀麗風光的同時卻也對中國經濟的凋敝和生活的單調惆悵不已。可是一天早上,他偶然發現賓館墻外有幾個農民,正偷偷摸摸地拿雞蛋和城里人交換某種票據。 “啊,市場!”帕金斯今天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初那種會心的感嘆。 曾經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人對帕金斯的見聞理當不會感到陌生,而且今天也應該和他一起感嘆。在那個生產什么、消費什么、吃點什么、穿點什么、住在哪里、走到哪里都被嚴格限制和登記的時代,市場仍然能像野草那樣無處不在地滋生。 那樣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已經得到的經濟自由卻不見得會被所有人珍惜。 (《市場演進的故事》,約翰·麥克米蘭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