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荒誕派戲劇大師貝克特誕辰100周年。目前各種形式繁多、規模不等的紀念活動正在世界各地同步進行著。
其身后喧嚷與貝克特生前對媒體及公眾的疏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許在貝克特看來,這樣的紀念活動本身就是一幕荒誕戲劇,它已經背離了自己多次對媒體“與其用顯微鏡來觀察我的生活,不如用它來觀察我的作品”的誠懇請求。
□ 谷禾
4月13日,世界在一片喧鬧中迎來了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戲劇家、荒誕派戲劇大師、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繆爾。貝克特的百歲誕辰。
在貝克特的祖國愛爾蘭,以政府為主導的“貝克特百歲節”大型紀念活動已經隆重開幕。作為活動的一部分,著名的大門劇院將陸續上演包括《等待戈多》在內的貝克特近十部經典劇作。貝克特當年求學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也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學者。
在萬里之外的中國上海,四臺劇目和一系列專題講座共同構成了為期兩周的紀念活動。臺北當代傳奇劇場帶來了京劇《等待戈多》,愛爾蘭蓋爾劇團帶來了根據貝克特小說改編的話劇《莫洛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終局》也在此次活動中重演。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的五卷本中文版《貝克特選集》也擺上了各地書店的書架。
同時,各種形式繁多、規模不等的紀念活動也正在世界各地同步進行著。其身后喧嚷與貝克特生前對媒體及公眾的疏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許在貝克特看來,這樣的紀念活動本身就是一幕荒誕戲劇,它已經背離了自己多次對媒體“與其用顯微鏡來觀察我的生活,不如用它來觀察我的作品”的誠懇請求。
都柏林的天才自戀狂
薩繆爾。貝克特無疑是20世紀文壇和戲劇界的巨擘。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等待戈多》、《終局》、《克拉普的最后一盤錄音帶》、《快樂時光》等戲劇和小說三部曲《莫洛依》、《馬隆納之死》和《無名者》。就在世時的知名度而言,很少有作家可以與貝克特并駕齊驅。
一百年前的4月13日,貝克特出生于都柏林郊區一座名叫庫爾俊納的都鐸王室家族。在孩提時代和中小學期間,貝克特沒顯露出日后的博學和駕馭語言的天分。直到后來就讀于著名的三一學院,師從拉德默斯。布朗攻讀現代語言,這方面的卓越才華才顯露無遺。
青年時期,貝克特的聰明和自戀遠遠都超過了三一學院的大多數同齡人。但這種優越感很快就使他感受到了某種“可怕的生理癥狀”。“多年來,我一直悶悶不樂,其實我是有意這么做的,尤其中學畢業進入了都柏林三一學院之后。我越來越封閉,越來越不容易接受他人,而且越來越瞧不起別人,甚至瞧不起自己。如果心靈中沒有閃現過死亡的恐懼的話,那么時至今日,我一定還沉醉在燈紅酒綠之中,一定還目中無人,終日無所事事,因為我覺得自己太優秀了,優秀得別無選擇了。”這段自我剖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1928年,貝克特來到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任教,在這里開始了與文學巨匠詹姆斯。喬伊斯的交往并深受其影響。1938年,貝克特在巴黎街頭被一個男妓捅了一刀,刀鋒離心臟只差了一丁點兒,只要再往里捅一英寸,也許晚些時候出版的小說《莫菲》就要加上“貝克特遺著”的字樣,而且也不會有《等待戈多》等名作了。這次九死一生的經歷徹底改變了貝克特的生活態度。二戰期間,貝克特參加了巴黎的抵抗組織“格洛里亞”。后因叛徒出賣,組織遭到敵人的破壞,貝克特和他未來的妻子蘇珊娜聞訊逃了出來。他們東躲西藏,或棲身小旅館,或睡在谷倉、庭院和水渠中,或在路上奔波,歷盡艱險。直到戰爭幾近結束,他們才穿越飽受戰火摧殘的法國全境,回到巴黎。他所經歷的這一系列事件極大地震撼了他。
另一個決定貝克特一生的事件發生在戰后。1945年,他在圣洛的一家愛爾蘭紅十字醫院工作期間,親眼目睹了真正的毀滅、摧殘和痛苦:美好的家園在槍林彈雨中化為了瓦礫;個人財產化為了灰燼;所謂的醫院只不過是搭建在一堆塵土之上的臨時診所;整個病房里都是身患肺結核的病人。貝克特不顧自身的痛苦,盡其所能地幫助那些更不幸的人們。
戰爭的磨練和有效的心理治療使貝克特漸漸摒棄了那種張狂和自我陶醉的年輕心態,讓他從一個張狂的自戀者轉向了一個博愛者。《等待戈多》等多部作品的風靡世界給貝克特帶來了可觀的版稅,許多人因此都獲得了他的慷慨資助。
從《普通女人夢》到《終局》的文學傳奇
“二戰對貝克特的影響既不是戰爭的實際意義,也不是前線戰事或他曾參加的抵抗運動組織,而在于重返和平后的種種:撕開地獄的帷幕,可怕地展露出人性在強制命令下服從的本能已達到了非人道的墮落的程度,以及人性如何在這場掠奪下依然能殘存不滅(諾貝爾獎授獎辭)。”經歷過戰爭的動亂后,貝克特開始創作第一部法語小說《梅西埃與卡米埃》,隨后十年里,他寫出了三部曲巨著《莫洛伊》、《馬隆納之死》和《無名者》,《等待戈多》等劇本也得以公演。這些作品從根本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貝克特于1948年創作的《等待戈多》被譽為最有代表性的荒誕派戲劇作品。在這部兩幕劇的第一幕里,主人公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出現的一條村路上,路上只有一棵光禿禿的樹,要等待的戈多遲遲不到。無聊之極的兩個人沒話找話,胡亂交談,沒事找事,做出許多無聊的動作。等啊等啊,終于等來了一個男孩。他是戈多的使者,他告訴兩個流浪漢,戈多今晚不來了,但明天晚上準來。第二幕仍是兩個流浪漢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等待戈多,只是樹上已經長出了幾片葉子。為了打發煩躁與寂寞,他們繼續說些無聊的話,做些荒唐可笑的動作。最后又等來了那個男孩,他告訴說今天戈多不會來了,但明天準來。
兩幕戲時間、地點、結構等都極為相似,故事的結尾都又回到開始的地方。該劇突出表現了了生命的幻滅和生活無休止的循環。貝克特主張“只有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真正的藝術。”《等待戈多》的情節與動作都減到了極低的限度,沒有通常的故事情節和戲劇沖突。從劇中看,戈多僅僅是支持兩個流浪漢的微茫希望,是他們賴以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戈多來了,咱們得救。”但戈多就是不來。在貝克特看來,人生就是這樣,既難活,又難死;既充滿希望,又無限絕望。苦苦地等待帶來的是幻滅的結局,這是一幅多么殘酷的人生圖畫啊。
貝克特試圖以振聾發聵的表達使人們覺察這個世界的沮喪,現實的可笑、自我的分裂及無所不在的死亡怎樣把人拖進了不可理喻的漩渦。他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無聊的世界,而人就在其中慢慢耗掉了毫無意義的一生。
1956年,貝克特用法語寫出了他個人最鐘愛的另一部力作《終局》。這部戲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沒有劇院愿意接受,也沒有人愿意排它。貝克特再三游說,法國人羅杰。布林才答應出任該劇導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劇法文版的首演是在英國倫敦的皇家花園劇院,而不是在它的誕生地法國。貝克特親自完成的該劇英文版的荒誕成分更加濃郁。
貝克特因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貧困中得到振奮”,而獲得196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常務理事卡爾。吉羅在授獎辭中不無幽默地說:“一份諾貝爾獎頒給了一個人,兩種語言和第三個國家,而且是一個分裂的國家。”
“作家只是蘋果核里的蟲子”
中年以后的貝克特,性格漸趨平淡隨和,但對藝術的要求卻越來越苛刻。作為自己劇本的導演,貝克特竭盡全力使舞臺形象接近于自己心中的形象。從他那些極具震撼力的舞臺形象設計來看,作為“視覺藝術家”的貝克特在其塑造的舞臺形象中,無不滲透著歐洲經典繪畫大師們以及現當代藝術家們的雙重影響。
60歲以后的貝克特之所以嘗試自編自導,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發現許多演出與他預想的目標相去甚遠。邁克爾。黑爾德特是貝克特1967年在席勒劇院導演《終局》時的助手。他對黑爾德特說:“我看過了柏林首演版的劇照,每一個細節都錯了,垃圾筒居然是分開的,觀眾們居然可以看見哈姆的腳就放在地上。”美國著名話劇導演艾倫。斯奈德在其自傳中寫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貝克特時不時地抓住我的手臂說:”全錯了!全做錯了!‘“
貝克特的每一部舞臺劇他都至少導演過一次。直至80歲高齡,他的導演生涯才告結束。
貝克特很少談論自己的作品,也從不接受記者的采訪。他認為“作家只是蘋果核里的蟲子”。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稱:“人們小題大作,把我的生日慶典搞得像我的百年誕辰一樣轟轟烈烈。我要在生日慶典隆重舉行的那一天悄然離去。至于去哪里,我自己也不清楚。也許會去中國的長城吧!我要躲在長城背后,直到大浪淘盡為止。”
貝克特的生活觀就像《等待戈多》里的波佐所說的那樣,“他們兩腳分開騎在墳墓上生產,光明轉瞬即熄,接著又是一片黑暗”。他的文學生涯以及面對虛無所展示出的個人力量,實踐了他的三部曲中最后的一段話:“一定要走下去,我走不動了,我還要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