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亨氏遭遇轉基因危機 > 正文
 

這次食品安監的臉是興奮還是尷尬呢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9日 12:11 紅網

  這回被送到輿論的鎂光燈下的是亨氏,態度和之前的國際大牌一樣,仍然走的是“強硬派”路線。3月18日《京華時報》消息:亨氏仍拒絕媒體采訪,稱正全面配合政府部門工作。而在農業部官方網站上,回應表示“農業部高度重視國內外新聞媒體及社會公眾對轉基因水稻問題的關注,目前正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和檢測……”

  “保持食品清潔;不要亂加增添劑;出售食品時要實話實說”,這是曾擔任美國食品
藥品管理局首席法律顧問、弗吉尼亞州法學院的理查德·梅利爾教授的話,但消費者的安全權和知情權不是建立在商家逐利本性的海市蜃樓上的,如果說,正是亨氏眼下的沉默點燃了公眾的退貨欲望,那么“食品安監”的一次次“慢半拍”表演正崩潰著中國消費者的安全防線:若不是有人掄錘子砸車,真不知有關汽車召回的規定會不會繼續難產;從特富龍到洋奶粉,從護理液到化妝品,職能部門的反映遠遠慢在媒體的后面、慢在市場反映的后面、慢在大品牌的傲慢與偏見后面……“高度重視”如此有“忽悠”之嫌的外交辭令常年如一日地用來稀釋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敏感,“食品安監”的臉真就退化了泛紅的功能?

  “食品安監”同樣是適用叢林法則的:落后就必然被“吃”——在跨國企業逐漸對中國消費心理、中國安檢部門的質檢意識越來越駕輕就熟下,危機處理的“國民待遇”就成了遙遠的夢想——遺憾的是最終仍是廣大消費者來為監管虛位下的亂像“清創”。在這里我們經常能溫習到幾個悖論的借口:一是市場巨大,監管人手不夠,但他們恰恰忘記了正是龐大的中國市場應該更讓所有隱性顯性的問題增加了被暴光的幾率;二是技術落后,投入不足,但為什么總是在人家檢測完了開始邯鄲學步時,才想起忘記該向財政索要“學步帶”了;三是漫長的“高度關注期”,食品技術檢測又不是市場調研,安檢本身就是一個簡單的是非題,哪里來那么多繁文縟節的化簡為繁的習慣……根本而言,還是我們長期甘于以“底線”下的標準寬以待己,等到民眾要“食品安監”嚴以律人的時候,問題自然就盤根錯節起來了:這可以為洋品牌的“東方不敗式免檢”做一個事實的注解,也能為食品安監缺乏高難度檢測的主觀沖動找一個最核心的理由。

  

食品安全從不與經濟發展成正比。“食品安監”的臉要生動鮮明起來,決非靠的物質粉底:首先得嚴防監管機構與監管對象“日久生情”,安檢下不了手的時候正是暴利借著危險向消費者口袋下手的時候,因此,食品風險評估應由政府負責,嚴守程序正義,隨時接受公眾的合理質詢;其次,推行“食品安監”的責任倒查機制,誰的領域出問題誰埋單,前提是要改變“人人都是責任人”又“人人不是責任人的”多頭監管、權責不清的現狀;當下而言,“食品安監”除了關注三無產品、假冒偽劣之外,也許還得對
壟斷行業
產品主動出擊、對國際品牌民族品牌先“查”奪人。

  面對綠色和平組織拋出的這份報告,你看“食品安監”的臉是興奮還是尷尬呢?

  作者:鄧海建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