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政治家的原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13:37 南方都市報 | |||||||||
天下論壇之莊禮偉專欄 商人從政,其實很正常。工程師、兒科醫(yī)生、律師可以從政,商人當然也可以從政。商人只是社會分工的一種,并且從趨勢看,這個工種還會很主流,很龐大;現(xiàn)在他們中間一些有社會抱負的人轉型做職業(yè)政治家,乃至做到國家領導人,這說明了社會的多元與公平,不歧視任何職業(yè)。
商人也可以是有理想、有公共精神、有社會擔當意識的人。商人身份并不意味著在道德上就先矮他人一頭。在近代西方和東方,商人在社會發(fā)展方面都扮演了非常積極的角色。就商人政治家總體而言,他們了解社會,了解人性,懂得妥協(xié)的藝術,更精于提高效率,政績一般都不錯;那些從社會底層打拼上來的商人政治家,一般還會有一點社會主義理想,認為自己應該有更高尚、更遠大的人生追求。 商人政治家的“原罪”則是他們的家族產業(yè):總不能“凈身出戶”,都捐出去才能去當部長、總理吧?他們一般都是把自己名下的股權“出讓”給太太或子女;但太太的和自己的、自己的和子女的財富關系如何才能撇清?家族商業(yè)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如何擺正?公眾對此深深懷疑,小道消息四處流傳。 在許多國家,高層領導人的家族生意都比較紅火,阿羅約夫人的丈夫經商,梅加瓦蒂的丈夫經商,都商運亨通,都給他們的太太惹下了巨大的麻煩,只有新加坡總理的夫人經商沒有太多負面新聞。商人政治家要證明自己清白廉潔無辜,幾乎只有一條路——讓自己的家族企業(yè)輸給商場上的競爭對手。可大量事實證明,這種對局的結果恰好往往相反。于是,公眾對商人政治家的懷疑和厭惡又上了一個臺階。 泰國首富他信·西那瓦,商而優(yōu)則仕,2001年當上了泰國總理,2005年又成功連任。他以CEO的風格治理著國家,政績斐然;同時他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公共形象,一直在為擺脫自己的商人身份而努力。但是,2006年1月他信子女所涉及的一場交易,給他信的政治前途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交易概況如下:他信的子女以約19億美元的價格,把他信從政前創(chuàng)立的臣那越電信集團49.6%的股權賣給新加坡的政府公司“淡馬錫控股”和一小批泰國投資者。換言之,這場交易基本上可以說是泰國總理的子女的公司股權賣給了新加坡總理夫人領導的公司。盡管整個交易過程都嚴格遵守法律,但仍有避稅、內部交易和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從而引發(fā)了要求他信下臺的連場抗議活動。 筆者今年1月中旬到曼谷時,正趕上他信到泰國北部農村舉辦電視鏡頭24小時跟蹤拍攝的總理“真人秀”(為期5天):白天走訪農家共商脫貧大計,夜里就在農家院落里搭帳篷過夜。盡管有人說這是表演,但當地老百姓還是比較歡迎。這邊總理“真人秀”剛結束,那邊總理子女就完成了這筆巨大的有避稅嫌疑的交易。到2月上旬筆者由老撾返回曼谷時,曼谷幾乎成了一座與他信為敵的城市,連群居在考柵大街的許多歐美背包族也參與了抗議活動。 不過他信還是很有信心,他在農村有數量龐大的支持者。農村選民是最現(xiàn)實的一群,他們一般不太挑剔領導人的私德、品位,他們只關心領導人是否能夠改善他們的生計。但是,主要分布在曼谷等大城市的泰國中產階級不能容忍一個“游戲”游戲規(guī)則、濫權營私的總理,他們更看重國家制度和游戲規(guī)則的嚴肅性。農村的窮人階層和城里的中產階層形成了泰國兩個龐大的“族群”,他們之間看來已經有了比較深的政治裂痕,這表現(xiàn)在對總理他信的態(tài)度上:在曼谷,他信廣受抨擊;在農村,他信廣受歡迎。 他信非常關注泰國的“三農”問題和貧民保健問題,這當然也有不菲的回報:獲得了強大的支持并蟬聯(lián)總理職位。他信執(zhí)政期間,泰國農民的收入和他信家族的資產都有大幅度的增長,曼谷也更加有國際大都市氣質了,當然,這也使得曼谷與落后的偏遠農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盡管他信沒有商界職務,但他實際上仍是泰國首富。所以在從政之余,他信還屢屢表示有興趣購買一支英超球隊。不知這是否因為意大利商人總理貝盧斯科尼購買了AC米蘭。不過,太愛擺闊,就不太像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還是脫不了商人習氣。說到商人從政的良好典范,看來要數紐約市長布隆伯格,這位億萬富翁市長每天擠地鐵上班,只拿1美元的年薪,和手下共用一個大廳辦公,為政高效、廉潔,把紐約市治理得生氣蓬勃。而他信可以到農家院子里搭帳篷過夜,卻不能讓子女在商業(yè)上更守規(guī)矩一些,惹來一片“倒他”之聲,也算是“商”根未盡,自作自受。 曼谷這場政治風波的詭異之處還在于,“倒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林明達是他信家族的商業(yè)競爭對手。一時間,讓人鬧不清這是一場“商戰(zhàn)”,還是一個公共政治事件。 (作者系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