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
我是學經濟學的,常會問自己干嗎要學經濟學。還是張五常回答得好,“過癮”。現在主流經濟學往往充斥著數學符號,離開真實世界很遠。很多學生越學越痛苦,哪里有過癮的感覺。去年我偶爾在報上看到這本《魔鬼經濟學》的連載,一下子被吸引住,可是連載沒幾期就停了,令人深感失落。今年終于在市面上看到中譯本,買回家一氣讀完,這次終于
“過癮”了。
作者是麻省理工的經濟學博士,芝加哥大學最年輕的經濟學教授,克拉克獎得主——這個獎只授予40歲以下作出杰出貢獻的青年經濟學家,是諾貝爾獎的搖籃。可這些都沒什么稀罕,在我看來,他的本事在于讓無數沒學過任何經濟學的人也為經濟學思想瘋狂。一位理論經濟學家的專著竟會成為去年全美最暢銷的財經書籍,至今還掛在榜上,這才是他神奇的地方。
讓我們跟列維特一樣從生活入手吧。我們深知有考試,有比賽,有競爭的地方就有作弊。但如果給你成千上萬份考卷,你是否能剔出哪些考卷有作弊,哪些是學生作弊,哪些是老師幫著一起作弊?列維特用最簡單的統計學工具解決過這個問題,但他并非什么計量經濟學專家。首先因為他熟悉美國的教育制度,知道學生統考成績與老師的聲譽和收入直接相關,老師有作弊的激勵;其次他知道考試的具體過程。雖是州統考,但任課老師會親自監考,最后收齊考卷上交,中間有一段可以作弊的短暫時間。最后,他知道老師的心理。老師要在收卷以后的短暫時間里幫學生改答卷,一定只改后面一部分選擇題答案,因為考卷總是由淺入深,后面部分題目更難更容易錯,分值卻更高;老師又只能改固定一段選擇題的答案,因為作弊時間有限,來不及多改;老師還不能全部改對,否則就顯得不真實。從這些想法出發,列維特逆向思維,設計出甄別老師幫助學生作弊的模型,效果極佳。從此以后,各州作弊的比例均有極大下降。
列維特又是個犯罪經濟學專家。他不像他的前輩諾獎得主貝克爾那樣在書齋里思考犯罪的動機,相反地,他最注重實地調查,從一些真實數據里帶我們讀出黑幫的具體運作機制。他的調查表明,芝加哥黑幫最核心的領袖只有100余人,他們才可能過花天酒地的生活,不過有超過30%的可能隨時入獄。他們手下是一支五六千人的隊伍,更下面還有超過2萬名不領薪酬而時時渴望加入黑幫的普通會員。整個黑幫的組織結構與一般企業并無多大差別,多數老大也是按照企業管理手段來管理黑幫的。可核心以外的黑幫老大,月收入未必一定超過1萬美元。他的副手每月工資則可能1000美元都不到,而一般的小兵每小時的工資只有3.3美元,比美國規定的最低工資還要低。可幫派內部的年死亡率倒有7%,是典型的低收益高風險職業,絕大多數干這一行業的人,即使從事販毒這樣的買賣,也多半買不起房子,只好與多數窮人一樣跟媽媽住在一起。
這些研究可以給警方打擊犯罪,社會學家研究犯罪提供重要參照。比如恢復死刑對黑幫威懾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一行本身年死亡率就高達7%;比如遍布大街小巷的巡邏制度,對犯罪率降低的影響微乎其微;可是人們情愿相信是法律,是加大巡邏警力降低了犯罪率。只有黑幫成員自己清楚,真正對黑幫活動產生影響的因素是毒品交易的制度和毒品提煉的技術進步。就這樣,列維特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數據告訴我們,不要想當然地概括別人的思想和行為。
第三個值得一提的領域是家庭經濟學,這也是貝克爾開辟的疆域。但列維特的視角遠來得細膩,貼近生活。設胍桓齔【埃愕?歲兒子有兩個小伙伴,你很清楚這兩個小伙伴的家庭情況。一個小伙伴家里有槍,另一個孩子家庭富裕,有一個大游泳池。你愿意兒子跟誰玩?槍總是危險的,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天然直覺。但很少有人知道,每年死在游泳池里的孩子比死在槍下的孩子多100倍,游泳池才是真正危險的地方,是兒童殺手。可我們常常不能正確估計風險,多數人以為汽車比飛機安全,心臟病的危害不如恐怖襲擊一樣,這些判斷恰好是錯的。
列維特耐心地教我們思考,重視數據,反思直覺。他告訴我們,和睦的家庭環境與孩子學習無關;責打孩子與孩子學習無關;經常讓孩子看電視,與孩子學習無關;但家里有多少藏書,與孩子學習有關。家長們剝奪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情愿每天陪著孩子做作業,其效果卻未必比幫孩子起個更像聰明孩子名字更有用。
這些結論都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但它背后的確有大量真實數據支持和列維特嚴格邏輯的推理,簡直不可辯駁。這才是經濟學好玩的地方。列維特不是要嘩眾取寵,他曾有個孩子出生三天就去世了,這給他極大的打擊。他的前輩,我們前面屢次提及的貝克爾代他上了一門課,好讓他休息。列維特恢復以后,加入了“傷心父母支持小組”。在這過程中,他接觸到更多慘痛的案例,也轉變成為他的家庭經濟學研究最好的材料。
列維特出名以后,很多人上門來找列維特,要給他提供素材和數據,學生,警察,運動員,藝術家,什么都有,都請他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問題給予解釋,設計解決方案。列維特忙不過來,這才趕寫了這本書,目的是“徹底改變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經濟學本就是刺激,快樂的。只有跟著列維特走進這扇門,你才可能覺得這世界是如此有趣,學用經濟學也是如此過癮。
(《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 著;劉祥亞/譯,廣東經濟出版社,2006年3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