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的科技威脅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3日 14:4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文/Sebastian Mallaby 五年前中國招聘了薩文迪(Gavriel Salvendy),一位來自于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美國科學家,組建北京清華大學的工業工程系。薩文迪不會講中文,用他自己的話講:“很抱歉,一個字也不會講”——但這根本不是問題。在他創建的系里,百分之七十五的課程和百分之百的教材用的是英文。
清華是中國的頂尖科技大學,在薩文迪履新之前,就有著走向世界的雄心。教授們只要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論文就可獲得700美元的獎勵。在2001年,他們共發表了800余篇。薩文迪將這個獎勵制度加以擴展,使之也適用于研究生——雖然相對來說是很小的數目,只有125美元,但仍是一個極大的激勵。因為清華一個研究助理的標準月工資大概只有60美元。很快,學生們的不懈努力就化成了一篇篇與教授共同署名的論文。到2005年,清華的國際期刊發表量已是原來的八倍。 薩文迪對清華的科學家們不久會問鼎諾貝爾獎充滿信心。而這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么,卻是個更加惹人關注的問題。美國的科學團體,以大型的研究類大學和高科技公司為首,已說服布什總統增加對數理科學的投入,實施“美國競爭力計劃”(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倡議這一計劃的初衷之一,是要保持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當然,政府對數理科學的慷慨解囊無可厚非,但對于來自中國的此方面威脅卻有些過于擔心了。 數理科學的鼓吹者在國家競爭的問題上已經喋喋不休了至少四分之一個世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早期,國家科學基金會曾預言科學家和工程師將出現短缺。國家優質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宣稱:“如果一個非友善的國外勢力欲趁美國現存的教育質量平庸問題之危,我們大可視之為戰爭行為。”然而美國經濟在以后的幾十年中卻芝麻開花節節高,相反,據信更加科技化的國家比如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卻裹足不前。 但這些事實并未使那些為科學游說的人閉嘴。根據美國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美國競爭力計劃”的發起者——最近的報告,“當其他許多國家在蒸蒸日上的時候,我們的經濟領導地位賴以存在的基石——科技,卻在逐漸被腐蝕”。另外,關于科技下滑和經濟衰退的聯系也是言之鑿鑿,因為“百分之八十五的美國人均收入增長來自于科技的提升”。 但令人難堪的是,這些論點并站不住腳。當經濟學家們說科技能改善生活水平時,他們并沒有說科技本身能做到這一點。真正起作用的是科技滲透到經濟發展中去的途徑:風險資本的取得、工人的適應能力、公司的管理質量、政府決策的技巧,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可靠等。所有這些都對科技的消化吸收頗有幫助。美國恰恰在幾乎所有這些方面都表現卓然,這正是經濟長期以來持續發展的原因。 科技的鼓吹者們也應當認識到國家并不像公司之間那么競爭。比如豐田和福特的競爭的確是并駕齊驅,如果豐田的技術略勝一籌,那它就會搶走福特的顧客——福特或因此而倒閉。但是如果中國產生像諾貝爾獎質量般的科學成果,并不能令美國關門大吉。相反,中國的科學發現也能使美國的科技更上一層樓。豐田的技術進步了,福特得不到什么好處,因為豐田的車不會賣給福特。而中國卻會將技術賣給美國,能令中國生產力提升的東西也能令美國受益。 總而言之,“中國科技威脅”的論調沒有認識到國家之間的競爭是正和博弈(positive-sum game)關系,這與公司之間的競爭不同。再者,就中國的公司或大學實驗室與美國的競爭而言,那些心存擔心的人也低估了美國的實力。 在將科技思想轉化為產業方面,美國很難被超越。在學術和商業之間,并不存在鴻溝,科學家們可借資本和文化的優勢在其間穿梭自如。哈佛大學研究科技市場的經濟學家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Freeman)敘述了與一位曾與國外學者合作的物理學家的對話。“噢,你在幫他們追趕我們。”福瑞曼說。“不,他們在幫助我們保持領先”,物理學家答道,并進一步解釋說:因為美國優越的商業環境,研究項目最終在美國變成了一間公司。 同樣的,在保留最優秀科學家的競爭方面,美國目前保持領先的趨勢。因為幾乎所有世界頂尖的大學都在美國,最優秀的研究人員云集于此。既然我們為之提供了足夠的簽證,沒有理由令我們相信這種情況會改變。薩文迪的故事,也許可以被視為美國地位下滑的預兆,但此事也頗為微妙。薩文迪一直致力于招收中國的明星研究生到普渡大學深造,他的大部分研究也仍在那里進行。在這個位于印第安那州的校園里,已經有18位中國學生在他的指導之下完成博士課程,其中有15人留在了美國。 (本文由LATWP授權刊發,作者系《華盛頓郵報》社評版成員,本報見習編輯陳中翻譯。本報保留中文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