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大同與小康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2日 13:20 經濟觀察報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大同”與“小康”,是儒家的祖師爺孔子講述歷史時,用來界定不同歷史時期的專用術語。后來,他的徒子徒孫們不斷有所論述與發揮。

  近些年來,談“大同”的人似乎少了,“小康”越來越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不過,此“小康”非彼“小康”。現在人們熱衷于談論的“小康”,與孔子最初提出的“小康”的含義,已經風馬牛不相及了。

  此話說來長了,不得不引經據典,盡管令人厭煩,還是請各位耐心看下去。

  儒家經典把夏朝建立以前稱為“大同之世”,把夏朝建立以后稱為“小康之世”,它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前者是“天下為公”的社會,后者是“天下為家”的社會。

  它的出典就是《禮記·禮運》,這篇文章引用孔子的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這是古代的讀書人都要背誦的名言警句,甚至《還珠格格》中小燕子這樣不讀書的人也能夠出口成誦。

  孔子的這段話,描繪了一個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沒有爭斗的和諧社會。在這個和諧社會中,政治權力的移交,是通過禪讓方式進行的,由部落聯盟議事會推舉賢能的人做接班人,就是“選賢舉能”。相傳堯年老時,在聯盟議事會上提出繼承人問題,眾人討論后,推舉了舜。舜年老時,聯盟議事會一致推舉禹擔任首領。這就是堯舜的禪讓——傳賢而不傳子,被后人作為美談流傳千年。孔子用無限崇拜的語氣說:“大哉,堯之為君也,惟天為大,惟堯則之。”無怪乎孟子要“言必稱堯舜”了。

  這種“天下為公”、“選賢舉能”的社會,是儒家學者津津樂道的理想社會,他們稱之為“大同之世”。

  夏朝建立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關鍵就在于私有制與階級分化的出現,禪讓的傳統被廢棄了。禹在權力移交時,不再遵循由聯盟議事會公推賢者的原則,把權力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于是,“傳賢而不傳子”一變而為“傳子而不傳賢”,從此,“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大同之世”變成了“小康之世”。

  “小康之世”在儒家學者那里,從來沒有什么好評。孔子如此描述“小康之世”:“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世襲)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故謀用而作,而兵由此起”。這是一個有貴賤、貧富等級區分,充滿暴力,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社會。身處春秋末期的孔子,對于當時“禮崩樂壞”,爭權奪利的斗爭愈演愈烈,十分不滿,對堯舜時代的大同社會充滿了無限向往之情。退而求其次,回到周公所締造的禮樂文明的西周也是好的,因此他常常浩嘆:“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此后的經學家們,無論是今文經學家還是古文經學家,都念念不忘先前的“大同”社會。

  近代思想家康有為專門寫了一本著作——《大同書》,來詮釋《禮記·禮運》中孔子的“大同”思想。在康有為看來,《禮運》中的大同世界,就是《春秋》中的太平世界。他把傳統的儒家思想與歐洲的新思潮雜糅在一起,為人們勾畫了一幅人類“萬年樂土”的“大同之世”美景。這是一個“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極樂世界”,在那里面沒有國界,沒有私有財產,農工商各業都是公有的,人們共同勞動,共享財富;在那里面沒有君主、貴族的壓迫,沒有軍隊和刑罰,男女平等,人人獨立,對老人實行“公養”、“公教”、“公恤”。這種為了擺脫現實苦難的理想,簡直就是《禮運》大同之世的現代版,反映了仁人志士對于“大同”的渴望。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也把“天下為公”、“大同”作為畢生追求的理想。他所創建的中華民國,在國歌當中高唱“已經民國,已經大同”。以后的歷史表明,雖然并沒有真正實現“大同”,但是創建民國的袞袞諸公確實把“大同”作為目標,是毫無異議的。

  歷史是螺旋式發展的,不斷出現否定之否定。先前的“大同”被“小康”所否定,后來的“小康”又被新的“大同”所否定。

  那么,今日呢?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了“大同”,它比較公平,卻普遍貧窮。現在身處“小康”,比較富裕,卻不太公平。“小康”難道就是目的嗎?“小康”之后,是不是還會有一個“大同”呢?在“小康”的規劃之中,可不可以讓人們看到“大同”的希望?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