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姚文元死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07:39 《財經》 | |||||||||
周瑞金/文 姚文元之死,是不是再一次提醒我們,認真及時地做好全面總結“文化大革命”這件事呢? [網絡版專稿]姚文元患糖尿病亡于2005年12月23日。戴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
同張春橋病亡后三周才公布消息不同的是,姚文元是在病亡后兩周便宣布了消息,恰好是“四人幫”上臺為“文革”呼風喚雨、制造動亂的40周年;也是他們垮臺,身陷囹圄,結束“文革”的30周年。這不能不引人一番感慨! 感慨之一,以法治國,社會進步,政治清明,大罪犯也可安享人道;而以人治國,階級斗爭為綱,社會倒退,政治混亂,大功臣慘遭迫害,死難瞑目。 結束“文革”,進入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加強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貫徹以法治國方針。盡管“四人幫”在“文革”中犯下滔天罪行,但198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仍以法律為準繩,事實為依據,進行公開審判,按其罪行分別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和有期徒刑。 他們在服刑期間,都得到人道主義待遇。張春橋的死刑緩行被減刑,得病后保外就醫,享年88歲而撒手人寰。而姚文元被判20年有期徒刑,1996年刑滿釋放,被剝奪五年政治權利后,恢復了公民權利,患病后獲得較好照顧和治療,享年74歲。張姚兩人都活到古稀之年,彌留之際都有親人在旁撫慰,病亡后又都在全國媒體發布新聞。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社會進步、政治清明的生動體現。 與此相對照的是,同樣罹患糖尿病逝世的劉少奇,就沒有這樣幸運了。他身為國家主席、開國元勛,對革命對人民建功至偉。然而一夜之間被打成“中國赫魯曉夫”、全國頭號走資派,慘遭人身攻擊、武斗批判。 他曾拿著共和國憲法申辯,但在那無法無天年代,堂堂國家大法棄之如蔽屣,又焉能救得了他的性命!他身患糖尿病后,得不到及時治療,無人照顧,四周冷冰,獨自一人茍延殘喘。即使如此,也不得安生,于1969年冒嚴寒被逼赤裸身體裹一單被轉移開封關押。27天后含恨辭世,化名“劉衛黃”,背著親屬子女,謊稱“烈性傳染病患者”,推到火葬場半夜悄然火化。 有一材料記述劉少奇主席當時情況說:“劉少奇赤裸的身體難以抵御飛行途中的嚴寒,到了開封感染了急性肺炎,沒有人關心他的病。到開封后被當作一截木頭似的推進了監獄。”“在監獄地下室,他已停止了呼吸。遺體上裹床白床單,蓬亂的白發有一尺多長,嘴和鼻子都變形了,下頷一片淤血”…… 36年前的劉少奇之死,與36年后的姚文元之死,一為國家主席,一為“文革”主犯,一含奇冤慘不忍睹而逝,一獲自由正常患病而亡,兩相強烈對照,今天善良的人們難道不深深受到“人治”之罪惡與“法治”之人道的強烈震撼嗎? 感慨之二,粉碎“四人幫”,結束“文革”的30周年,恰好是毛澤東主席逝世30周年。這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邏輯之必然。當然,毛主席的功績還是第一位的,我們不會忘記他創建共和國的彪炳功勛。然而,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他老人家晚年發動“文革”的沉痛教訓。這也不是他的個人問題,而是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體制問題。 正如鄧小平同志說過一段深刻的話:“‘文革’這樣的事在英、法、美這些西方國家是不可能發生的”,“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如果不堅持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現。”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個人崇拜、惟命是從的思想作風,高度集中、個人專斷的權力運作,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領導制度,等等,都是釀成“文革”十年浩劫的深層體制因素。 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提出的“如何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問題時,立即毫不猶豫地明確回答:“這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我們過去的一些制度實際上受了封建主義的影響,包括個人迷信、家長制或家長作風,甚至包括干部職務終身制。我們現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復這種現象,準備從改革制度著手。” 2006年,是結束“文革”30周年。對“文革”進行全民族的整體反思,總結經驗,以實踐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的重要精神,是其時矣!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時,鑒于不少中央委員對決議中關于“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總結不甚滿意,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文革”剛結束不久,對“文化大革命”進行全面總結,條件還不夠。也許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再來總結,可能比較符合實際。 現在,“文革”結束已經30周年了,我們已有條件從黨和國家制度層面上來冷靜地作全面的深刻的歷史反思和總結了。總結目的,在于推進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設。這對于切實落實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論,是及時和必要的;對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也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姚文元之死,是不是再一次提醒我們,認真及時地做好全面總結“文化大革命”這件事呢? 作者為前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