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峰/文
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榮膺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名滿天下。不過,他總喜歡把自己稱為“不安分的經濟學家(errant economist)”。
的確,他既不是抽象理論家,又很少從事實證科學意義上的經驗工作。畢業于哈佛經
濟系,在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任教二十多年的謝林,曾長期擔任美國政府顧問。他的研究領域廣泛,思維活躍。同是諾貝爾獎得主的托賓回憶,早在哈佛讀書時,此公的思想就“比別的同學和教授們深幾個層次”;薩繆爾森也說“時間磨不平他的創造力,他的路數總是變幻無窮”。諾貝爾授獎委員會把他譽為經濟理論的“探路者”,確是精當。
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謝林主要研究“沖突與合作的策略行為”,即“非合作博弈論”。他把博弈論應用于國際政治,提出了一整套沖突、對抗、談判、合作的理論。其中的“可置信威脅”學說,被1994年的諾獎得主塞爾滕(R. Selten)系統化,并引出了2004年諾貝爾獎得主基德蘭德(Finn E.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的工作。他在20世紀50年代講的一系列協調博弈的“故事”,啟發了與他同時獲獎的奧曼(Robert J. Aumann)的研究,后者最終提出了對納什均衡的拓展——“相關均衡”。
至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則啟發了2001年諾獎得主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的工作。那是在一次午餐討論時,謝林問斯賓塞:為什么加州海灘上沖浪的人和沖浪的人在一起,游泳的人和游泳的人在一起?這里面一定有某種機制在起作用。斯賓塞說,他的“信號博弈”和“市場細分”的靈感,便是來源于此。而謝林在這方面的工作,除了他1971年的文章《分隔的動態模型》,就都集中在這本《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之中。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個體的動機如何集結成宏觀行為?為什么一個民族會聚集成一個國家(最典型的例子是現代以色列的建國歷程)?為什么特定貨幣需求行為的積聚會引發金融危機?甚至,為什么學校里男孩和男孩在一起,女孩和女孩在一起?
傳統上研究“總量經濟行為”的宏觀經濟學,由于不考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此無法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謝林認為,所有這些“集聚”行為,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多人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當囚徒困境博弈從雙人擴展到N人時,決策主體結成“聯盟”,互相合作,便優于每次都選擇“絕對自私”的策略。當合作確有較大利益、且人們認為他人將加入聯盟的時候,參與聯盟的人數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增加。
我們在歷史上和現實中都可以看到支持這個假說的例子,例如陳勝吳廣振臂一呼,秦朝的天下立時土崩瓦解;又例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聯產承包“忽如一夜春風來”式的“遍地開花”。當然,團體的維持不是絕對靜止的,隨著收益函數的變化,會出現從“囚徒困境”到“合作解”的各種均衡形式。
以上的介紹也許有些技術性,不過,不熟悉博弈論的讀者在謝林的這本書前大可不必望而卻步。在經濟學界,謝林被稱為“最易讀的經濟學家”之一。也許是長期擔任政府顧問、多有建言獻策的緣故,謝林善講故事;《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雖然是理論探討,但寫得入木三分,引人入勝。它不像其他經濟學著作那樣,要么充滿了數學公式,要么是冗長的概念討論、史料考據、哲學思辨……實際上,它是在一個一個 “故事”里層層推進其邏輯的。謝林用圍觀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堵車來描述“囚徒困境”,用哈佛業余俱樂部的興衰來描述“集體行動的悖論”,用雞尾酒會上的“扎堆”來類比種族和階層的隔離——這種處理,使經濟學變得觸手可及。
經濟學的智慧,表面看來是在繁復的數學模型和冗長的邏輯推理之中,但假如這就是它的全部,經濟學和運籌學、系統科學就沒有什么區別了。實際上,用數學表達出來的經濟學,只是“相”而不是“體”,經濟學的智慧更多地是蘊含在一個個故事之中;在此基礎上,經濟學理論才得以構建、傳播和應用。斯密的“制針工廠”,小穆勒的“燈塔”,科斯的“稻田里的牛”,博弈論里的“囚徒困境”,這都是經濟學的絕好故事;對這些故事的理解和闡釋,展現了一個個經濟學的框架。
當然,講故事也有好手和庸手之別。謝林的故事,不但講得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而且處處滲透著理論的洞見和分析,使人眼明心亮。這是坊間那些充斥著的冠以“博弈論”之名,把理論生搬硬套于現實和歷史事例的通俗讀本所萬難企及的。而且,精彩的經濟學故事都有多義性,闡釋因人而異,對于謝林的那些故事,我們不妨側耳傾聽,仔細回味。
《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參見本刊2005年第25期“本刊12月薦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