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的紐約人掙扎在沒有公共交通的痛苦之中,無法想象,一個像紐約這般龐大的現代都市,在沒有公共交通的情況下,將如何能夠正常運轉。全世界可能都在猜想,紐約這個“大蘋果”是否會成為一個散發腐味的爛蘋果。
然而,25年前,紐約人曾經經歷過同樣的痛苦,通過停止不動的地鐵列車和公共巴士,紐約人恍惚穿過時光隧道,又回到了那個同樣遭遇公交系統工人大罷工的日子。
當時的情形與今天十分的相近。公共交通系統的工人們站在警戒線以內,而當時的紐約市長也登上了布魯克林橋,那些本應該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的人則搬出了自己的自行車——今天的一切都同1980年的那次罷工情形如出一轍,只是沒有人對25年前的那場公交系統大罷工有任何懷舊的感覺。
“1980年我們就證明了我們能夠面對這一切,今天,我們也同樣能夠戰勝困難。”時任紐約市交通局副局長的薩姆·斯瓦茨(SamSchwartz)說。不過他也承認,當時紐約市民和政府確實付出了高昂的經濟代價和令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從很多方面來說,25年前的大罷工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紐約市長愛德華·科克(EdwardKoch)及其領導的紐約市政府那種頑固態度導致的,當時科克對罷工采取了極為強硬的立場,罷工第一天,他全天都在布魯克林大橋上和斯塔滕島的渡輪碼頭邊鼓勵那些自己想辦法上下班的人。
而現任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也在罷工開始的第一天,在眾多紐約人排成的方陣的簇擁下,步行穿過布魯克林大橋。接著,他又嚴詞批評了工會的領導人們“惡行惡狀”,而且“從道德上來說應該受到指責”——這恐怕是他當紐約市長以來措辭最為嚴厲的講話了。
科克當年呼吁禁止那些僅載有一人的汽車進入曼哈頓區,但今天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命令——紐約市政府下令汽車必須載滿乘客方能進入市區。如同科克當年一樣,布隆伯格也表示紐約人有信心、有能力渡過罷工難關。上周三,也是罷工的第二天,當他再次步行穿過布魯克林大橋、抵達紐約市政廳之后發表講話說,紐約人現在的處境有些糟糕,但無論如何他們能夠挺過去。
科克處理1980年罷工的手法廣受贊譽,今天的布隆伯格似乎從他那里吸取了不少經驗。“我認為老百姓對罷工者的訴求不愿意聽,”科克說,“他們非常生氣,而我覺得他們確實有理由非常生氣。”
1980年的大罷工開始于春天,當時的氣溫宜人,陽光和煦。而這次罷工的第一天正是紐約冬天到來的日子,上班族必須面臨嚴寒的考驗。
“每當我走在街頭,人們都非常友善,真是令人無法相信,”科克神采飛揚,“他們甚至提起當年我成天上電視上廣播的情形。”科克——恐怕他是紐約公交系統大罷工的唯一受益者了。
(Latwp授權刊登 秋聲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