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文
粉絲其實還是很有當頭的,最杰出的例子就是Miles Davis 當年作為Jimi Hendrix 的粉絲,將搖滾樂和自己演奏的爵士樂組合,最終形成了融合爵士(FusionJazz)。從上世紀60年代早期理著標準黑人平頭的Miles Davis,到玩Fusion 的時候,學著Jimi Hendrix 蓄了一頭爆炸式長發,在發明Fusion的同時,他也在爵士樂界帶起了一次時裝新潮,就連BillEv
ans這樣風度翩翩的白人樂手,在70年代也弄了一頭邋遢的長發,全沒了早年西裝革履的造型。
爵士和搖滾結合,在爵士樂界得到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MilesDavis大有與時俱進的開拓者的美譽,FusionJazz后來還不只是搖滾和Jazz來混搭,更開拓出諸多花樣。
但在搖滾界,所謂的爵士搖滾,即Jazz-Rock,這樣的結合一直以來就沒有獲得怎樣的贊美。Jazz-Rock這樣的東西在美國好像沒多少人玩,而只在英國受到些追捧,John Mayall 和Soft Machine 都因為玩爵士搖滾小小紅了把,不過這樣的追捧也不多,Nucleus、Colosseum當年是爵士搖滾的代表,可是前者的CD好像年前才首次出版,后者的名字現在知道的人也不多。那些帶有爵士搖滾感覺的樂隊,在70年代多半成了藝術搖滾樂團,因為過于冗長,在70年代中期的朋克浪潮中,他們無一例外被憤怒青年們踩在地上并踏上兩只腳。
Michael Gibbs,是個出生在津巴布韋的英國音樂家,身兼作曲家、指揮家、編曲家和長號手等多職,他的實驗大樂隊從60年代末一直折騰到現在,但他的唱片我是上個月才收到的,日本版的封套上,這張《Tanglewood 63》,寫有“世界初CD化”的字樣,而它的出版者是英國的Deram,是英國Decca在60年代為前衛/藝術搖滾設立的品牌,這家公司大部分的產品很藝術,所以銷量也就很小眾,活了沒幾年就倒閉了。鑒于日本人有出版珍稀絕版唱片的習慣,我很懷疑這張唱片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包括英國,也還沒有“CD化”。
專輯的標題曲,是Michael Gibbs 為顫音琴手Gary Burton 的四重奏所寫,在當時是爵士搖滾的金曲,Colosseum也曾在自己的演唱會上操練此曲。Gibbs自己的這個版本,則動用了近30人的大樂隊來演奏。專輯里的其他4首作品,也都是大樂隊的編制,專輯封底上,Michael Gibbs 在那里指揮,所有的樂手面前都支著曲譜架,地點好像是在一所歌特教堂里,搞得跟真的一樣。英國人做作起來有時候也很過分。
AMG 上對Michael Gibbs 的音樂類型總結為“實驗大樂隊、前衛大樂隊、先鋒爵士”,再加上樂隊中包括Kenny Wheeler、JohnSurman這樣的前衛爵士名家,這很容易誤導聽眾。事實上這是張不折不扣的爵士搖滾作品,至少我沒聽出什么前衛、先鋒的滋味來,如果在GilEvans創造的現代爵士大樂隊的基礎上多出些帶蛙音的吉他Solo和略有隨意發揮的管樂Solo就算前衛大樂隊的話,那我覺得前衛這兩個字太好混了。
我把這樣的作品稱之為“爵士雜貨”,叫雜種好像是有粗口的意思,而且雜貨也沒什么不好,人民群眾的生活離開日常雜貨是不能想象的,雜貨店也的確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要。除了前面所說Jimi Hendrix 式的蛙音吉他,和Miles Davis“In A Silent W ay”時代的小喇叭吹奏,我們還可以聽到布魯斯味道濃烈的管樂演奏,帶藝術搖滾氣息的長笛以及教堂音樂,大部分的時候,大樂隊帶來的聲音令我感覺是在聽一支通俗管弦樂團在演奏好萊塢略帶異域風情的電影配樂。事實上聽這些聲音的時候,我聯想到的是《阿拉伯的勞倫斯》的畫面。
Kenny W heeler、John Surman幾乎就湮沒在了大樂隊當中,他們的搞怪在本專輯中毫無用武之地,很沒有腔調,倒是Nucleus的吉他手Chris Spedding 在本專輯中出足了風頭。
這是張不錯的爵士搖滾作品,但并不太符合我的胃口。而且,我認為它必定無法打動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小青年們。音樂太嚴肅了,結構、編排、鋪陳什么的都玩得很精致,卻肯定不是那種能讓人站著手舞足蹈的音樂。我承認現在的小青年沒有60年代那撥那樣有文化,但再有文化的小青年,只要他是小青年,就不可能為這樣的音樂而激動,一切都太規矩了,甚至比 Miles Davis 的Fusion Jazz 還規矩。這正是爵士搖滾的一大通病:太注重音樂本體的精巧而忽略了荷爾蒙的力量,從本質上看,它不搖滾,就是一杯溫吞水。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MichaelGibbs曾經和中國電影合作過,曾為吳宇森的《辣手神探》擔任過電影配樂,于是找出這部電影掃了一遍,發現音樂遠沒有影片本身那樣火暴,還是一杯溫吞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