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書評:波斯納經濟分析法學批判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8日 13:40 和訊網-《財經》雜志

  □ 柯嵐/文

  美國聯邦第七上訴法院的理查德A波斯納法官開創了用經濟學方法分析法律現象的經濟分析法學,近十年在中國法學界紅透了半邊天。迄今,煌煌十大本的《波斯納文叢》譯著已經出齊。

  人還沒過世就在異域出了著作全譯本,此等隆遇,不僅外國法學界無他人可以匹敵,國人當中也鮮少人可以與之媲美。

  近些年來,波斯納法官一心要借新實用主義哲學開路,把他的經濟分析法學推廣到全球。但是無論在美國本土還是在歐洲,波斯納都遭到了來自主流法學界的激烈批判。倒是在中國大陸,雖然波斯納對發展中國家的法學向來不以為意,這么浩大的《波斯納文叢》工程都沒見他來做個序,但是,波斯納的話語霸權卻著實確立起來了。

  臺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的林立先生對大陸法學的“波斯納現象”頗為驚奇,對波斯納本人的觀點也不甚贊同,于是寫了《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以與大陸法學界同仁探討。此書體系完備,考據翔實,足見林先生受德國法學浸淫多年的深厚功力。更難能可貴的是,此書于繁復學術考據中,始終貫穿一股對人心維善和社會公義的濃濃人文關懷,讀來讓人感奮不已。

  經濟學和法學本來都為社會科學中的顯學,但是二者相遇,又有一些根本的前提性沖突;用林先生書中的話來講,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在有些問題上是無法對話的,其立場和視角是“不可共量的”(incommensurable)。經濟學以效率為終極追求,而法學自古都是“人事和正義的科學”。經濟學家們對于這種“不可共量性”也有深刻的體察。波斯納創立經濟分析法學主要是受了科斯定理的啟發,但是科斯從來都不熱衷于把他的理論推廣到法律領域,因為法律領域存在太多的非市場行為;他還毫不客氣地指出,波斯納根本就沒搞明白他的理論。

  經濟學大師們都知道經濟學自身的界限所在,但是,波斯納法官是個半路出家的業余經濟學家,他眼里就沒有這樣的界限。他的經濟分析法學就是要追求法律制度的效率,實現社會的“財富最大化”。對于非市場行為,要將其視為虛擬的市場行為,然后運用科斯定理來重新界定法律的權利義務配置;如果自愿交易費用很低,就應當創建絕對的權利,如果交易費用為正,就應該把權利初始授給那些出價最高因而也最珍視這些權利的人,以此來使交易費用最小化。

  就是順著這種“誰出錢最多就給誰權利”的一根筋思維,再加上驚人的寫作熱情,波斯納法官已經把法律改寫為刺激財富最大化的代價體系,改寫了幾乎所有部門法中的權利義務體系。而為了貫徹他的思維的一致性,他已經作出很多驚世駭俗的結論;出錢多的人有“權利”違約,有“權利”歧視劣等種族,甚至還有“權利”強奸,只要能夠促進社會的財富最大化。

  林先生在書中指出了波斯納理論中的三大死結:第一,財富最大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誰的“財富最大化”?第二,“財富最大化”一定帶來幸福嗎?第三,如果為了追求“財富最大化”,造成一些違背正義、踐踏人性尊嚴的荒謬個案,怎樣證明這樣做的正當性?波斯納迄今都沒有解決這些難題。近期他推出的新著題為《征服法律》(overcoming law,大陸中譯本譯為《超越法律》),聲稱要用實用主義的解毒劑來使他的經濟分析法學變得更為實用。但是實用主義本身不是一種自足的哲學,同樣存在自身的死結:第一,對誰實用?第二,怎么才算“實用”?第三,不同主體之間的效用存在沖突,厚此薄彼如何證明其正當性?這三個問題,可以同上面的三個問題相呼應。而這三個問題,不光波斯納本人解決不了,實用主義哲學自己也解決不了。波斯納在法官席上的作為也表明,他的理論根本不像他說的那樣實用。

  讀林先生的書,不但深刻地意識到法學與經濟學之間的“不可共量性”,也更深地體會到不同學者之間學術態度的“不可共量性”。誠如林先生書中所言,波斯納是一個極其不嚴謹的學者;他對傳統道德哲學和法哲學的攻擊經常是歇斯底里的和不負責任的,很多言論和市井俗人對學術的鄙夷幾無二致,無怪乎德沃金說他有“反理論”傾向。

  如林先生所言,經濟分析法學是因為意識到法學自身不科學、不嚴密的局限,力圖用經濟學科學將法學規范化的一個“科學帝國主義”的迷夢。然而經濟學家們誰敢斷言經濟學是嚴密的經驗科學呢?“五四”以降,科學是與民主法治攜手而來改良中國文化的舶來品。但是,波斯納法官的科學帝國主義大廈里卻很少民主的氣味。

  20世紀70年代經濟分析法學草創伊始,一位評論家就敏銳地指出,波斯納的經濟分析法學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財閥的意識形態。在這個意義上講,誤用新制度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分析法學不過是一種偽科學;雖然學識淵博但品味低俗的波斯納法官,不過是時下西方滿地都是的后工業資本極權統治的一個十分賣力的吹鼓手罷了。-

  (《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參見2005年第11期《財經》雜志“讀書”欄目“本刊6月薦書”)

  講述歷史的另一種方式

  □ 吳洋/文

  “這漢子佇立在鼓樓之下,手中緊緊捏著一封信函,盯著那連通西安內城和守衛森嚴的西城門之間長達1英里的通衢大道。”沒有預兆,歷史就像是小說一樣,傳奇般地開場了。

  這位將3華里換算成1英里的敘述者——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就這樣用一個充滿戲劇性的鏡頭,將觀眾吸引到一段嚴肅的歷史影像中來。他告訴我們,歷史一旦從落滿塵土的檔案袋中取出,立刻就會恢復它本來懸念迭起的情節。正因為如此,《皇帝與秀才》大概是史景遷——這位美國漢學家和歷史學家迄今最好看的一本學術暢銷書。

  那是一件發生在1728年的荒誕案件。曾靜,一個湖南鄉村的秀才,畢生居于窮鄉僻壤、最遠只去過長沙的教書先生,如愿以償又始料未及地成了歷史的主角。他起草的一封完全建立在道聽途說和憑空想像基礎上的策反書信,牽連了無數人為此喪命。他為此身陷囹圄,卻又幡然省悟,并從此感受到皇恩浩蕩。曾靜用御賜的銀子買田置地,成為了地主,同時周游各地,為他和皇帝合著的《大義覺迷錄》現身說法,成為傳達皇帝意志的欽定喉舌,皇帝許諾對他永不追罰。

  曾靜雖獲赦免,此案卻牽扯出了清初大儒呂留良。當時,呂留良已去世45年,但其文字仍流傳甚廣,為曾靜以及眾多對現實懷有不滿的文人所景仰和利用。這比一個無名秀才的反書更令當政者忌憚,最終呂氏家族為之破亡。

  雍正皇帝用了五年時間做出上面的裁決。他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民間的謠言,規范文人的思想,并維護皇家的威嚴。但是歷史證明,這位操控一切的異族天子絞盡腦汁,卻為自己設計了一個難以自拔的泥潭。

  短短兩年之后,他的兒子乾隆皇帝便推翻了他的裁決,將曾靜等人迅速處死,并將那本精心策劃的《大義覺迷錄》一概銷毀。漫長的二百多年,人們所談論的還是那古老的謠言,而雍正皇帝為自己辯護的剴切文字似乎從來就不曾存在。

  歷史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細節,如何選取并進行講述,越來越成為受人關注的話題。和許多歷史學家相比,史景遷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故事”意識和對人的關注。

  正如他在結尾所說:“這樣一場堂堂大清帝國的皇帝和僻居山村的秀才之間的恩怨,一則牽涉進無數人物角色的公案,全是緣于湘西安仁縣的大路邊有一個學館,一個不起眼的教書先生,緣于這個教書先生差了他的門生充當信使,揣著一封將掀起狂天波瀾的謀逆書信,踏上漫漫北上之路而發端的。”他以高度組織的方式,剝落了不甚相關的成分,展現了歷史事件強烈的戲劇性。情節曲折之外,皇帝、秀才、大臣、師爺,各種權力糾結在一起,組成一個社會圖景。這是歷史與文學內在的溝通,也必然是歷史的真相之一。-

  (《皇帝與秀才》,史景遷著,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出版社新書錄

  《相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政治的正義性:法和國家的批判哲學之基礎》,奧特弗利德赫費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包公遺骨記》,陳桂棣、春桃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12宮與28宿:世界歷史上的星占學》,江曉原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非常道》,余世存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我的哈佛歲月》,李歐梵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觀念史論文集》,洛夫喬伊著,2005年5月第一版

  《鴉片稅收與清末新政》,劉增合著,三聯書店2005年5月第一版

  《法國電影新浪潮》,焦雄屏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電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贊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晚清映像:西方人眼中的近代中國》,沈弘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民間靈氣:癸末甲申田野考察檔案》,馮驥才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6月本刊薦書

  《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林立著,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5月第一版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葛兆光著,三聯書店2005年4月第一版

  《易學今昔》,余敦康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我選擇,我向往》,張煒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書報話舊》,鄭逸梅著,中華書局2005年4月第一版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