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陽春白雪的藝術,一邊是真金白銀的商業,一顆曾發誓要為藝術獻身的心究竟要向哪一邊靠攏?
已經故去的陳逸飛就曾被評價為“藝術家里最成功的商人,商人里最出色的藝術家”。
但問題依然存在。對利潤的斤斤計較會不會糟蹋藝術,當藝術成為商品時它還會不會是藝術家的生命?
主人公:何慶魁
企業角色:慶魁影視公司董事長
文·本刊記者 郭健
小品《賣拐》和電視劇《劉老根》炒紅了趙本山、高秀敏,也炒熱了幕后的何慶魁。之后趙本山與何慶魁的分道揚鑣甚囂塵上。而今年熱播的《圣水湖畔》讓全國觀眾一下子知道有個“慶魁影視公司”,這是繼“本山影視公司”之后的又一個以創作東北農村戲為主的公司。
既是董事長,又是劇作家的何慶魁能忽悠好嗎?
藝術第一位 市場第二位?
“我們慶魁影視公司的經營理念是藝術效果放在第一位,市場放在第二位。” 何慶魁說自己在拍攝《圣水湖畔》時就沒有考慮成本,只一個念頭:把戲拍好。
“作為制片人,絕不能壓低藝術品味,一味追求市場。我們認為,一部戲的真正價值不是體現在賣了多少錢,而是抓住了多少觀眾的心。有些制片人,明明是20集的戲,非要剪成30集,把戲搞的冗長,這樣利潤有了,但品味也降低了,我們絕不會干這種事。”
“挑演員時也不會要照顧市場,上我們戲的演員第一條標準就是必須勝任”,何慶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此次拍《圣水湖畔》,何慶魁就專門請來了北京的“雷老爺子”雷恪生來和高秀敏搭戲,原因是他們倆曾在一起配過戲,相當合拍。
不愿意泡在生意場上
至于影視公司的運作,何慶魁有自己的一套安排,那就是把兒子推到第一線,而自己掛一個董事長的名頭,清閑地在幕后搞創作。
“影視公司我是董事長,我大兒子何樹春是總經理。他以前就在廣州做生意,已經很多年了。所以,公司經營這塊的具體事務都由他來管,他現在已經在大半個中國打開了市場,同時也負責資金這一塊。我在宏觀上把握,在一些重要場合時出席簽約和拍板。”
何慶魁說自己每天泡在生意場上,既不愿意,也不是自己的特長。最近一次在黑龍江和幾家企業的老總談合作時,何慶魁就擱下一句話:“你給錢我給你播,你不給錢,一時‘錢緊’也沒關系,我照樣給你播。”
這就是何慶魁的“經商頭腦”,在《圣水湖畔》獲得成功后,何慶魁一再強調不會拍續集。
“整個故事已經圓滿了,為了掙錢再編出一些不合理的情節我做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