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政府近來可謂風光無限、名利雙收:其獨立開發用于城市管理的“萬米網格化管理系統”,被微軟老板比爾-蓋茨在國際上公開盛贊,稱其為是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一項“世界級案例”;其城管模式不僅被北京市作為樣板推廣,而且被建設部定為全國試點標準;面對國內兄弟城市前來取經,其已經注冊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系統,將為其帶來無法估算的專利收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濮婕
城管,似乎一直就是地方政府與百姓都不買賬的老大難問題。地方政府每年在城管上“大把大把地燒錢”,可換來的依然是“誰都不滿意”。
北京市東城區政府自2004年10月啟用網格化管理模式以來,城管問題的平均處理時間由原來的一周左右縮短到了12.1小時,平均每周處理問題360件左右,現在每周的城管問題處理量相當于原來的半年處理量。
這一城管奇跡,依靠的是利用移動信息技術而創造的新的城管模式,F在東城區居民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如井蓋丟失、公共設施損壞、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經營、無照游商、小廣告等問題,都可以在短至數秒內反饋給監督和指揮中心,然后在一天內基本都能予以解決。
據了解,目前新模式的技術等投入只有1680萬元;而未來5年內,新模式的運行可以使東城區每年節約城市管理資金4400萬元左右。
網格化城管新模式:
比爾-蓋茨稱贊的“世界級案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6月中旬的某個下午。北京市東直門外大街西口的一個隱蔽的地下通道里,幾個小商販正在偷偷摸摸地對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小聲吆喝:“新片!大片!搶先看!高質量的DVD,一口價8元”他們一邊叫賣,一邊不停地向周圍機警地張望。突然,像變戲法似的,幾個城管監察人員一下冒了出來,還沒等小販們回過神,便被逮了個正著。
城管監察人員的出其不意,讓小販們一頭霧水:如此隱蔽的“根據地”,如此頻繁的“流動戰略”,為什么沒能“騙”住監管人員?更讓小販們費解的是,凡在東城區內的那些無照經營的商販,不論怎么躲躲閃閃,最后都被監管人員統統“緝拿歸案”。
出租司機則有另一番感受,駕車在東城區,以往令人頭痛的井蓋丟失所帶來的陷阱一掃而光。
與此同時,人們并未看見聲勢浩大的城市監管巡邏車和城市監察隊。對此,無照經營的小商小販們更為發怵,自嘆在東城區這塊地皮上混飯難,游擊戰不好打,隨時都有被抓危險,大好市場就此“淪陷”。
東城區監管人員莫非真有“天眼”?
其實,“天眼”就是東城區政府依托數字城市技術研發的“萬米單元網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系統”。早在今年5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微軟全球移動應用開發合作伙伴大會上,比爾-蓋茨特意介紹了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政府運用移動應用技術支持政府辦公的業績,并稱贊這種城市管理新模式是一項“世界級案例”!
6月25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來到北京東城區城市管理監督中心二樓的呼叫中心。大廳前排有3名接線員,其中一人正接到城市管理監督員上報的信息:“這里,有無照商販賣盜版光盤!”接此信息后,后排的3名值班長,審核確認消息無誤后,立即將任務派遣給城管監察大隊。從案件發現上報到結案,前后僅用時35分13秒。
“網絡地圖”與“城管通”:
將城管信息化
在現場,記者發現了墻上的一幅電子地圖大屏幕,城管中心的高琦主任介紹說:“這就是我們在城市管理中運用的網格地圖技術,它是以大體相當于1萬平方米的面積為一個獨立的管理單元。網格劃分遵循現狀管理、屬地管理、地理布局、方便管理等原則。我們把東城區25.38平方公里的范圍,劃分為1652個網格單元;按照功能區劃,將6大類56種城市部件和7大類33種城市事件問題都賦予8位代碼,這就是它們的“身份證”,并將它們的“身份證”標注在相應的萬米單元網格圖中。于是,發生在東城區居民生活中的各種部件和事件問題,如井蓋丟失、公共設施損壞、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經營、無照游商、小廣告等問題,流動巡視的監督員通過配備的‘城管通’,通過城市管理特別服務號13910001000,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將城市管理問題的各類信息及時發送到監督中心!
高主任點擊、放大了其中的一個網格,該地區的井蓋、樹木、公共活動設施、宣傳欄等城市部件的數目和位置,立即顯示得清清楚楚。接著,高主任重新刷新屏幕,只見萬米單元網格圖上,閃爍著許多紅點。
他說,這些紅點是監督員標記,表明目前有132名人員在崗。每個監督員每班分管10多個網格,大概有18萬平方米和1400個城市部件,管理監督員對所分管的網格實施全時段監控。
高主任又點擊了其中一個紅點,屏幕上清楚地顯示出正在上崗的監督員劉宏順,緊接著,劉宏順的工作記錄也清楚地一一顯現。
隨后,高主任將屏幕重新切換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現在負責協調原有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27個專業部門和10個街道的城建科、愛衛會等,并在內部新組建了設施辦,專門負責與北京市相關部門的協調。”
“指揮中心正在處理中的案件也由分類,”他指著屏幕說,“圖標為綠色的,表明該案件未超過處理時限;黃色的,表明已經到達處理時限;如果是紅色,則表明已經超過處理時限。如果案件派出1小時后專業部門仍沒有辦理的,指揮中心將打電話督促!
據介紹,這套系統已經能將時間精確到秒。隨后,大屏幕顯示了6月19日的一項解決問題進度表,從接收信息舉報到監督中心監督員核查完成,對所有時段里的辦事人員,都有精確記載。
據了解,現場的流動監督員,多為四五十歲的下崗人員,目前有300余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對此稱贊說:“新模式實現了市民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實現了政府與居民‘零距離’互動,形成了百姓與政府共同管理城市的新局面!
信息化城管模式:
低成本、高成效
高琦主任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以前東城區25.38平方公里的地域,每平方公里的管理成本費用高達2300萬,一年投入是6個億。但盡管投入如此大財力,但限于原有的城管方式相對滯后,老百姓總有一串串“投訴沒門路、解決無期限”的煩惱。
自2004年10月網格管理新模式投入運行以來,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率達到了90%以上(過去僅有30%左右),任務派遣準確率達到了98%,處理率為90.09%,結案率為89.78%;城管問題的平均處理時間由原來的一周左右縮短到了12.1小時,平均每周處理問題360件左右,一周的效率竟然相當于原來半年處理的數量。新模式不但辦事能力強,還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由于城市管理監督員對萬米單元進行不間斷巡視,這使各專業部門的巡查人員相應減少了10%左右,并相應節約了有關部門的車輛成本以及外出補貼、誤餐費、車輛汽油費、保養費、維修費等巡查成本;由于問題定位精確、任務派遣準確,而且克服了多頭處理、重復處理等弊端,各專業部門的人工費、車輛使用費等部件、事件處理成本也大大降低;由于城市部件破壞、損傷、丟失數量大大減少,自來水管漏水等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城市部件維修、重置費用等管理對象成本也大大降低。初步測算結果表明,今后5年內,新模式的運行可以使東城區每年節約城市管理資金4400萬元左右,而截至目前,為實施新模式投入的建設資金,只有1680萬元。
中科院院士陳述彭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我國數字城市技術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國際上也處于領先地位。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的實際應用的城市地理編碼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
東城區經驗:
全國推廣、技術轉讓
如今,北京市東城區城市管理監督中心,可謂是飛機上吹喇叭——名聲在外。
監督中心快成了接待中心。這幾個月,他們已經先后接待了140多批政府官員、學者專家的參觀。北京市市長王岐山視察管理中心后指出:“要以2008年奧運會倒排期安排好城市管理的各項工作,要認真學習推廣東城區萬米網格管理的新經驗,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
據了解,近日,北京市政府已經決定在北京市城八區和三環以內,建立這套網格管理的新模式。
建設部也決定,將在7月18日和19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召開現場學習交流研討會。屆時,將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參加。此次大會,將會初步選定10~15個城市作為第一批的試點城市。
據了解,由東城區政府自己編制的城市管理行業標準,是目前為止全國獨此一例由政府研發的。東城區政府前不久已經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現在已經有四項技術被授予知識產權保護。建設部也已經批準了這四項行業標準的認可。
對于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普及所帶來的新的商機,北京移動搶先一步,決定大力配合東城區政府做好研發以及市場推廣和后期運行工作。
對于東城區而言,更大的商機也在等待著他們。管理中心主任高琦向《中國經濟周刊》展示了他們的第一份價值數百萬人民幣的一份合同——協助南京市鼓樓區構建萬米單元網格城市管理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