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變質光明奶返廠加工事件 > 正文
 

從光明事件看企業擴張之盲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4日 15:21 新京報

  光明乳品“回爐”一事還未平息,緊接著又爆出“早產奶”事件。6月9日,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光明杭州生產基地突擊檢查時發現了生產日期標為6月12日的早產奶,提前了足足兩天。(6月11日《新京報》)這種視消費者食品衛生安全于不顧的黑心事件的主角,竟是國內老牌子的光明乳業,這的確讓人唏噓。看來,“光明”里藏著很多的黑幕。盡管光明乳業董事長王佳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斷然否決光明乳業鄭州子公司加工過期奶。然而,就是對王佳芬有限的語言稍加分析,便能得出結論:她的“否決”底氣不足。

  “乳品廠都有回奶罐,全國的乳品廠都這樣”,這是什么意思?難道中國的乳品業真有這樣的“行規”嗎?為減少成本投入,不是直接銷毀超過保質期的純牛奶,而是弄進“回奶罐”。

  這些“回奶”是繼續加工成袋裝鮮奶還是奶粉呢?數量有多少,究竟已銷往了哪些地方,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行規”未被記者揭開?當地有關食品質量監督部門的公仆們都去睡大覺了嗎?

  “鄭州這個分廠的管理層全部是他們老廠的原班人馬,光明乳業總部沒有派人去”。原來是這樣,光明只是到鄭州持了60%的股份罷了,“錢到人未到”;或者是收利的人趕到了,嚴格的標準化管理并未趕赴現場。不管王佳芬如何盛情邀請記者去上海總部參觀,鄭州的“不光明”事件也很難會因上海之行而“光明”起來的。

  事實上,從幾年前的月餅事件,金龍魚“問題油”,再到今年的肯德基“涉紅”事件,以及還正處于波峰浪谷的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等,都暴露出很多大牌企業在管理和控制質量上出了“婁子”,且這個“婁子”還不小。

  大牌企業為了做大做強,向各地輻射并不錯,錯的是脫離具體情況而盲目擴張,如天女散花般收購全國各地的小企業。孰知,這些分廠只是掛上名牌的“面子”,卻未換上名牌的“肚子”;換了大牌的商標,但質量監控體系卻一團糟。甚至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企業還有意坑害消費者。

  無疑,食品安全是任何食品企業得以生存的命根子,忽視安全甚至以劣充好是在拿百姓生命開玩笑,也是在拿企業生命當猴耍。冠生園的教訓仍歷歷在目,為何我們的企業總是這么健忘呢?

  □周明華(成都編輯)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