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慶 發自上海
昨天(6月5日),普利策新聞獎委員會執行官SigGissler(西格·基斯勒)在汕頭大學長江新聞學院組織的媒體沙龍上坦言,對新聞報道來說,匿名信源是把雙刃劍,需要用良好的監管來用好它。
一周前(5月31日),曾在33年前的“水門事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深喉”浮出水面,91歲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Mark·Felt)向媒體承認了他就是被《華盛頓郵報》化名為“深喉”的“水門事件”匿名信源。使用“深喉”提供的內幕線索,報道出“水門事件”的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因此一舉聞名世界,并獲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獎,而《華盛頓郵報》也由此聲名大噪。
而就在“深喉”身份公開的同一個月,美國《新聞周刊》卻正被他們自己的“深喉”所困擾。5月9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文章稱,關塔那摩監獄的美國審訊人員曾把《古蘭經》放進廁所,甚至將其沖入便池,以此作為對信教者的懲戒。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褻瀆《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會被判處死刑的。
這一報道直接導致伊斯蘭國家頻繁的示威活動,并導致阿富汗至少16人在抗議活動中死亡。而事后,向《新聞周刊》提供消息的人士說,他并不清楚消息源頭。5月15日,《新聞周刊》不得不將此篇報道定性為“誤報”,并對報道內容表示道歉。
在評價這兩個事件時,基斯勒表示,美國所有的編輯都不會否認,美國媒體中匿名信源用得太多了,《新聞周刊》在檢討自己行為的同時,媒體都認識到,要對匿名信源的使用加強監管。
基斯勒說,匿名信源在新聞報道中不可能完全不用,在揭露黑幕和進行社會監督的報道中,還得靠匿名信源來提供消息,水門事件的“深喉”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實際操作中,使用匿名信源,對記者和編輯的職業道德要求很高。
首先,記者應該對自己的消息來源進行核實,同時,編輯應該知道不對外公開的匿名信源到底是誰,并盡量通過別的信源求證匿名信源的可靠性。
普利策獎所有14個獎項中,最具重量級的一個是頒給報紙的“為公眾利益服務獎”,這個獎項的獲獎報道經常是揭露黑幕和社會問題的,如2005年的《洛杉磯時報》揭露一醫院里的醫學問題以及種族歧視現象的報道。
基斯勒說:“普利策獎評委會一直特別注重對參評報道中匿名信源的核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