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費何時講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3日 14:12 解放日報 | ||||||||
銀行再一次成為消費者的“靶子”。5月11日,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發布公告,從今年7月1日起對日均存款500元以下的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實行0.01%的低利率,并收取每年10元的管理費。5月15日,上海工行、建行發布公告,從7月1日起,對借記卡收取年費。有消息稱,這將是上海銀行業的統一行動。 面對突如其來的收費,消費者自然不會樂意。不過就事論事,銀行服務收費確有其合
其實,任何免費服務,都是一種促銷行為,即鼓勵更多的人去認知并使用,而促銷,當然不可能是無限期的。當大量消費者已經習慣,甚至依賴這項服務時,商家自然要收回這種甜頭了。這就像互聯網服務一樣,當初電子郵箱收費也曾鬧得沸沸揚揚,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接受收費郵箱。曾經免費的銀行服務,走上同樣的道路,也就不足為奇。 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審視銀行的收費行為,卻會發現,在這場對話中,消費者又的確處于一種不平等的位置,這使銀行收費的合理性受到質疑。 其一,銀行收費的一個依據是國際慣例,服務收費的道理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但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中國的存款和貸款利差,在國際上處在一個較高水平。目前,國內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而一年期貸款利率已經達到5%,如此懸殊的存貸款利差,這在世界上都是相當少見的。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國內銀行更是擁有了進一步擴大利差的權利———貸款利率設下限可以上浮,而存款利率設上限只能下浮。已有銀行表示,在收費的同時,對存款的降息問題也已在考慮之中。有資料顯示,京滬百姓的負債率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可見,貸款已經成為普通市民無法置身事外的普遍選擇。換句話說,每一個與銀行發生資金交易的老百姓,都在為這份巨大的利差付出代價,而中國銀行業70%的利潤,就來自于這個利差。如果忽視消費者為利差支付的成本和銀行從中攫取的利潤,去單方面談銀行服務收費,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二,由于金融機構的相對壟斷地位,使金融消費者在面對銀行收費時,并沒有很多選擇。應該承認,在最近10年間,一些股份制銀行的涌現,已經成為重要的市場活躍因子。但同樣無法否認,中國金融業的集中度依然相當高,80%的金融資產集中在銀行手中,絕大多數又聚集在四大國有銀行手中,這種高度集中,使得消費者的選擇權被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在銀行競爭主體不多、個體之間實力相差又比較懸殊的情況下,要達成一個行業同盟并不難,消費者只有一個選擇:接受。 只有競爭,更為充分的競爭,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弱勢地位,讓銀行收費變得真正“合情合理”。這一天也許并不遙遠———與電信等自然壟斷行業不同,激烈的商業競爭是銀行業的必然趨勢。2006年,中國銀行業的人民幣業務即將開放,外資銀行的全方位進入將改變中國銀行業的生態體系和力量格局,這在外資銀行最為密集的上海已經初露端倪。同時,民間借貸的崛起,也是人們可以寄希望的一股力量。只有當這些體制外的競爭主體真正成長起來,使銀行集中度大幅降低,消費者才能真正擁有選擇的權利,擁有與銀行平等的話語權。而建立在這種平等基礎上的“收費”,才有可能是真正合理的。 陳春艷 |